假设有一年社会财富增加了一倍,变为20万件商品,但是政府增发了30万元货币。也就是说,到年底的时候,社会上会有20万件商品,40万货币,每件商品的价格变为2元/件。增发的货币,第一个月到了1000人的手里,第二个月又到了另外1000个人的手里,直到最后所有货币分布于整个社会。
第一个拿到这些增发货币的人,他可以以每件商品1元的价格购买商品。他拥有40元,可以买到40件商品。他后面的人如果拿出40元,则要以1.1元的价格来购买商品,只能买到36件商品。再之后就是1.2, 1.3,最后一个拿到货币的人,他面对的价格只能是2元/件。前面这些人拥有比平均数更多的商品,只能以其他人拥有比平均数更少的商品作为代价。
如果可能的话,第一个人还可以贷款1000元,以一元/件的价格购买1000件商品。到年底的时候,以两元/件的价格卖出去。1000元还贷,1000元作为自己的财富。
也就是说,离这些增发货币越近的人越占便宜。 而离这些增发货币越远的人,吃亏越大。某个山里人,在山里住了一年,等他拿着他的10元钱准备买他预期的10件商品的时候,他会发现他只能买到5件商品。
这样一个原本公平的社会就变成了一个贫富开始分化的社会。注意这当中没有欺骗,没有剥削,更没有掠夺,只是通过简单的通货膨胀,就已经完成了穷人富人的转化。
在现实世界中,贫富分化早已经存在。
离增发的钱最近的人只能是那些富人,他们会更富。离的最远的那些人,只能是那些穷人,他们只会更穷。
有一些人可以理直气壮的说, 通货膨胀并不针对穷人,而是所有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通货膨胀并没有剥削穷人。实际上,通货膨胀所剥削的,只能是这些穷人。无权无势,有几个小钱也只能存到银行里的穷人。所谓穷人把钱存到银行里,实际上是在补贴富人,千真万确。
银行加息一声炮响,算是对通货膨胀的官方确认。
但这并不是结束,只是个开始,我国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只加息一次就止步的通货膨胀。毫无疑问,通胀和加息将继续上演一年半载的车轮好戏,当这场戏结束之时,中下阶层50%以上的积蓄已经化为乌有。
一年以前,有关部门宣布管理“通胀预期”。管理了一年以后,通胀终成事实。管理成果令人欣喜。
回顾一下。2009年初,由于大放银根,股市和楼市逆世界危机之大势而暴涨,当时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必将导致通货膨胀。主流媒体的回应是:坚定不移的执行宽松政策。
2009年夏,多种蔬菜和粮食产品逆季节之势而大涨,很多人士认为通胀已经开始。主流媒体对此未予置评。
2009年国庆节之后,油气水电等多种资源宣布上涨,通胀信息已明显不过。主媒终于在年底之前表示应当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管理一年之后,结果已见。
一年以来,食品界的喜剧令人应接不暇,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各种菜品轮番登场,最后终于成了相声大会。
楼市里更是唱出了惊天动地的大戏---买楼、卖楼、拆楼、跳楼、二手楼大败一手楼;签约、毁约、自焚、他焚、为房事送掉多少命......这一年,一辈子的眼都开了。
这一年,钢筋混凝土和大蒜绿豆次第疯狂,满天飞舞,真是难忘的一幕。
按照传统的理解,通胀不是个好东西。
对于占人口最大多数的老百姓,收入的很大比例要用来购买食品,食品价格涨了30%,他们每日辛勤劳动换来的积蓄就不见了三分之一。这种损失,没有任何投资回报可以弥补。对中低收入人群来说,通胀就是赤裸裸的抢劫。
与此同时,富裕人士都在炒房,随着房价暴涨,他们的财富增加了数倍,他们的钱可以几倍的跑赢通胀。但如果不通胀,可能没这么好的收益。
所以,肯定也有一些人喜欢通胀,而且他们大多处于相当优势的地位。
优势地位的人群能量更大,他们令市面上不断涌现出各种“通胀有理”的理论武器,比如“温和通胀有利于经济”之类。成功人士的书籍和谈话,不断强化着类似思想。
最后,对通胀的传统理解已被扭曲。
很多捏着小钱梦想发财的中等阶层,追逐着投资家的理论,把钱永远的送进了股市,然后跟着投资家谴责政府为何不继续发钱救市。回头发现买不起小菜的时候,已经不觉得肉疼。就这样,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对通胀的敏感,忽视了通胀对自己的伤害,实际上他们是在通胀中失去了一切的人。
09年离奇的股市在一年多之后,仍未能回到当时的标杆指数。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人们以为中国在世界危机中第一个复苏,到头来却落在人后。真是起个大早,没赶上集。
然而房市依然坚挺,在调控的大棒之下涨涨停停,坚决不肯掉头向下。不知道是政策的棒子太软,还是楼市的根子太硬。总之,无奈叹息的还是百姓,买是买不起,炒更炒不起。微笑的人依然微笑,忧愁的人已经口眼歪斜。
但必须告诉他们一个更加绝望的消息,房价不会跌,物价还要涨。物价涨完了房价涨,房价涨完了物价涨。这两个兄弟,就是通胀大海里的弄潮儿。你只能看着身边的葫芦和瓢越来越大,而自己越来越小。这就是我们当下的世界。
回到开头的话题,加息只是开始,后面还有的是戏,慢慢的瞧吧。钱财随风,物我两忘,这是唯一的观赏建议。
严重通胀来临 准备买房的人彻底打错了算盘
前两次严重通货膨胀的情景在我记忆中仍然清晰,它们发生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关系到每个百姓的重大事件。
80年代末物价飞涨,出现了银行挤兑,城市居民全都取出存款抢购商品,像盐和火柴这样的东西都成箱的往家里扛。1988年的CPI指数是 18.8%---与今天一样,实际的物价涨幅远远高于这个指数,很多商品价格都翻了数倍,社会恐慌很大。为治理这次通胀,银行进行大幅度加息,1989年三年期存款利率上调为13.14%,加上当时实行的“保值补贴”,总利率达到26.78%。混乱情形终于在进入90年代之际得以抑制。
当时人们的收入不高,一般家庭的存款额只以“千”计,在“抢购风”中也主要是以日用品为主,人们不甘心经年的积蓄变成废纸。但不管怎样努力,通胀过后,这些从牙缝里省下来的积蓄已经失去了大半的购买力。
在通胀之前,冰箱、彩电、洗衣机等电器刚刚开始普及,普通工薪家庭省吃俭用一两年的积蓄,可以买上一件。大部分家庭把它们作为幸福生活的标志,也是可以预期的目标。人们在多年贫困生活之后,第一次如此接近“小康”生活。通胀的到来几乎没收掉这些成果,“小康”生活与老百姓又拉开了距离。
90年代初由南方开始兴起“房地产热”,几年后物价即再次开始快速上涨,一年之内,一般物价都翻了一倍。当时我在上大学,93年每月的生活费是150 元,94年一步提高为300元,周遭同学大多如此。当时大学生的主要支出就是吃饭。1994年的CPI指数是24.1%,同样,这也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据。
当时普通城市工薪家庭供一个大学生已经比较吃力,基本上用去一半的家庭收入。如果一家有两个孩子同时上大学,可怜的父母的生活费就已经向零靠拢,他们默默的吃尽了一切苦,可能自己的孩子都难以想象。
有不少来自农村的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同学们,家人竭尽全力也不能达到平均的生活费水准,他们经常在食堂打饭时只买米饭,拌着辣酱食用。好在当时大家都是经历过一些苦日子,对此都比较坦然。
当时居民的收入也在逐年提高,但是经过通胀的抵消,实际生活质量提高很慢。置办齐冰箱、彩电、洗衣机这几大件,很多家庭直到90年代末才基本实现。十几年奋斗几件电器,今天看来这是笑话。而那些需要供应大学生的家庭,一直就是在贫困线上挣扎。
二十年了,“小康”生活的梦想仍然在和普罗大众捉着秘藏。当初充满激情与梦想参与到改革开放中的工人们,年华已老。
又一个十年过去,新一代的城市劳动者成为社会主力,他们受过良好教育,拥有更多梦想,希望凭借自己的劳动成为一名“中产”,过上真正的“小康”生活。与父辈不同,他们必须自己购买住房,这是小康生活最主要的门槛。如果城市房价一直以2003年之前的温和速率增长,这一梦想十分可以预期。但是事情不是这样。
2003年之后大城市房价开始暴涨,短短几年之内,很多收入不错的白领,最后发现自己根本买不起房子。运气好勉强买到的,背负着沉重的月供,拿着高收入,却生活的像个穷人。不管是从心态还是生活质量来说,没有谁觉得自己进入了“中产”阶层。不管统计数据如何捏造,“中产”阶层并不存在,是社会的缺环。但是却实实在在产生了一个“富裕”阶层,新建的商品房在他们手里炒来炒去,成为投资牟利的手段。
与90年代初的情景类似,房地产热和通货膨胀相伴而生,次第登场。起初,白领的钱不够买房,但还够吃喝玩乐,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不幸通胀来了,其他的消费也迅速变得昂贵,生活质量开始跑步后退。
年复一年辛勤工作准备存款买房的青年们,是彻底打错了算盘,存款的数目固然一年年在增长,但距离房价却越来越远;而通胀了之后,这些积蓄连租房的生活都维持不了几年了,等于白干。
改革开放成就斐然,GDP总量增长了那么多,但财富只在迅速向少数人集中,而占人口最多数的普通阶层则被悬挂在半空,还是与“小康”生活,或曰“中产”梦想忽远忽近,永不能到达。
这是不是就是中国百姓的宿命?
(近日,超市各品牌食用油集体提价,涨价幅度平均超过20%。自2009年以来,诸多主要食品价格,累积涨幅都超过30%。从涨价速率来说,本次通胀成为继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之后的第三次严重通胀已成定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