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

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富尔屯佛满洲镶蓝旗伊尔根觉罗氏(赵姓)祭祖续谱仪式


仪式开始,赵氏第十代、第十一代、第十二代、第十三代……按辈份依次在祭台前就坐

2010年4月18日,乌拉街满族镇富尔屯的佛满洲镶蓝旗伊尔根觉罗氏(赵姓)举行了祭祖续谱仪式。
    仪式在富尔屯进行,是富尔屯临近的南蓝旗屯和亮屯赵姓族人共同的一件大事。去往富尔屯的路上,我们的车途经南蓝旗屯问路,南蓝旗屯的乡人就说,是不是参加老赵家祭祖?得到确认后,其中一说,捎上我吧,我给你们带路,我也是老赵家的。一进富尔村口,就有一中醒目的红地黄字“圣满洲伊尔根觉罗氏(赵姓)欢迎您”的条幅高悬,在举行仪式的院落,临时搭就的祭坛前,也悬挂着红地黄字的“圣满洲伊尔根觉罗氏(赵姓)祭祖续谱仪式”条幅。
    条幅中的“圣满洲”是一个令人疑惑的概念,走进赵氏族人了解到,赵氏族人对“佛满洲”字样中的“佛”字与佛教中的“佛”是同一个字有异意,祭祖续谱仪式筹委会便临时用“圣”字代替了“佛”字。佛满洲,满语“佛”,汉意为“旧”、“陈旧”的意思,与“伊彻满洲(新满洲)”相对应。一般的划分法是,努尔哈赤时期被编入的八旗满洲或清入关前所编的八旗满洲为“佛满洲(陈满洲)”,而在清入关后被编入八旗满洲者则称为“伊彻(新)满洲”,佛满洲的“佛”字与佛教无关。这个细节也反映了这些佛满洲的后人和满族历史的一种隔膜。

    这种隔膜不仅是现代伊尔根觉罗氏才有的现象,也是许许多多满族人和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对满族历史和自己生息的这块土地的历史备感陌生的反映。

    许多我们不知的、史籍也不可考的历史,记录在传递家族血脉的谱牒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迹消失之后,这些谱牒记录的一切,不只是一个姓氏一个家族的历史,它还是一个民族传统的明证和丧失的历史的补充,因此,谱牒已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家族的历史,也是一个民族部分历史的缩影。
    历史上,清王朝视吉林乌拉为自己的龙兴之地,世界越来越共识吉林为满民族的故乡。其实,这支“佛满洲镶蓝旗伊尔根觉罗氏(赵姓)”,他们的存在和祭祀祖先的行为,也是对这些历史内涵的诠释——赵氏族人真实地证明着,吉林乌拉不仅是他们的故乡,始终是他们的家乡。从祖先扎根在这里开始直到今天,这支赵氏族人多数留在了这块土地并继续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是这块土地的开发者、这块土地历史的继承者和见证者。这不仅保存在赵氏族人的记忆中,也记录在赵氏相传至今的谱牒里。


赵氏第十三代在向祖先叩首后在谱牒前合影

    最早的谱牒是用满文写成的,像久远的岁月一样,我们已不能识读,另一修于20世界初的“叔枝”谱牒叙,记述了这支觉罗氏(汉姓赵)的最远可溯为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中辉发部的部民。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将收复的女真人编入八旗,这支来源于辉发部的觉罗氏被编入镶蓝旗旗籍之中,“伊尔根”在满语含义是“平民”。从此,这支辉发部民有了新的归属也被规定了在满族共同体中的平民身份。“佛满洲镶蓝伊尔根觉罗氏”的祖先成为八旗兵后,曾随努尔哈赤征战,曾在盛京南一个叫榆树堡的地方安居下来。顺治年间奉调到打牲乌拉应差,“寄迹松花江石通溪屯住止三年,后渡江左卜地燕居,名曰镶蓝旗屯,始立宗谱,分辈按名排书……”由谱牒叙可知,赵氏在乌拉初立祖之地叫“镶蓝旗屯”。据赵氏族人介绍,祖先随满洲八旗镶蓝旗被派驻到这里屯垦开发这块土地,因以旗名为地名而有镶蓝旗屯。现在当年的“镶蓝旗屯”已分为“南兰”与北兰“两个屯。


佛满洲镶蓝旗伊尔根觉罗氏家谱

今天赵姓老人还记得,到民国初年,全屯有一百多口人,有14个大门,除了一家姓宋一家姓王的,其余人家全为关赵两姓。可见,这里的关赵两姓是这块土地最早的开发者。在此基础上,关赵在不断繁衍发展中,依传统习惯聚族而居,形成以姓氏为中心的聚落,关姓居北,因有今天的“北蓝旗屯”(简称北兰),“赵姓”居南,而有“南蓝旗屯”(简称南兰)。

    赵姓在南蓝屯立乌穆普为始祖,到第三代分有三枝,今住富尔屯的族人是从南蓝屯分出的部分“叔枝”,族谱因保存在现住付尔的第十三代赵忠友家,祭祖续谱仪式在这里举行,居住南兰、亮屯、陈屯、打渔楼等村屯和散居在哈尔滨、长春、吉林市等“叔枝”后人也都聚集而来。其中第十代赵魁文,是叔枝赵姓辈份最高也最年长,已97岁,参加仪式最小的只有4岁。老谱牒上记录到第十代,而今这里的赵氏已传至第十七代了。仪式上人们依辈份向祖先三叩首后,所有后来的未入谱的族人约有300余人,将被一一续写到谱牒中,然后谱牒将被转至第十四代赵明学家中保存,从此他也将担当起族长的职责。

    仪式上,满族学者尹郁山先生依据对赵氏族谱的研究,讲述了赵氏族作为清代打牲乌拉“七关八赵”之一对乌拉开发的历史贡献。经赵氏族人同意,他代表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清代八旗谱牒馆”,宣布“佛满洲镶蓝旗伊尔根觉罗氏(赵姓)”谱牒的复制资料将被该馆永久收藏,并向赵氏族人颁发了收藏证书——从此,这部满族镶蓝旗的家族历史,不只在乌拉付尔屯赵氏家族内传承……  


赵氏晚辈向最年长的第十世97岁的赵魁文老人请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