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星期四

满洲鹰把式







    从满洲吉林省吉林市驱车北行30多公里,就来到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那是一个仅有四五十户人家的村落——鹰屯,这里的居民全都是满族人,仍保留着满族人沿袭了几百年的养鹰习俗。鹰屯位于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二社,始建于明代后期,曾是渔猎之地,并建有冬季存放渔网的渔楼。清初清廷贡品基地——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设立后,因该地东依松花江,西傍大黑山,适宜渔猎,故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署下的狩猎八旗中的镶红旗和镶蓝旗移居此地,从此渔楼村便成为满族的世居地。他们也将清代的渔猎习俗延续至今,尤其是捕鹰、驯鹰、放鹰习俗更为突出,形成了厚重的鹰猎文化。在鼎盛时期,全村从事驯鹰、养鹰户达到全村的70%以上,现在全村仍有养鹰户50多户,因此该村也被有关部门命名为“鹰屯”。 

    每年秋末冬初,遨游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上的鹰,总是会飞到满洲东北的山林中过冬,也会飞到吉林省的这个小小鹰屯。 

    古代女真人狩猎以鹰犬为伴,他们把猎鹰叫做“海东青”,意为“从大海之东飞来的青色之鹰”。每年临近冬天,这里的人们就上山拉开大网“围鹰”也叫做“拉鹰”。依照满族人的传统,拉鹰前,要先拜祭满族的鹰神。 

    拉鹰的场子就是事先踩好的一小片平地。用来捕鹰的鹰网一般长九尺,宽三尺,用半透明的丝线织成,斜搭在场子边。用作诱饵的捕鸽,被拴在一根可自由拉动的细木棒上,满族鹰把式称之为“拐子”。拉鹰时,鹰把式们都喜欢用被鹰骑过的捕鸽,所谓“骑”指的是有成功引诱鹰落网的经历。鹰视力极佳,在高空盘旋的鹰,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地面扑动的捕鸽;然而鸽眼视野可达三百六十度,天空中不时闪过的天敌,会使捕鸽因不安而引颈观望,鹰把式就可以根据捕鸽的动作来判断鹰的远近,等待机会,拉动鹰网。

    驯化好的海东青可以成为有效的猎杀工具,然而,将野生的鹰驯化成这样一只悉通人性的猎鹰,却需要付出异乎寻常的努力和耐心。鹰屯的鹰把式们给这个艰苦的过程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熬鹰。 

    鹰是一种高傲的生物,若想让它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鹰把式需要付出极为艰苦的努力。为了磨掉生鹰的野性,鹰把式要陪伴着新捕获的鹰,连续度过七八个昼夜,在这段时间内,鹰把式需要让鹰始终站立在自己的手臂上,接受人的抚摸,并且不能给鹰喂食,渐渐地,鹰会逐渐适应站在人的手臂上。夜深人静,当宁静的村庄里陆续亮起一盏一盏昏黄的灯光时,鹰与人的故事,正在用一种特有的、无声的方式,悄悄地讲述。 

    鹰在饥饿的状态下度过一周至十天之后,鹰把式就要给鹰开食,即用一只活麻雀引逗它来抓。当鹰初步学会听从人的指令后,驯鹰的场所就要转移到室外。 

    跑绳训练是驯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鹰把式将一块鲜肉放在手臂上,在远处呼唤猎鹰,猎鹰听到鹰把式的指令,就会沿着连接鹰爪的长绳,从远处飞来啄食。熟悉了跑绳训练的鹰,基本就可以学会听从鹰把式的召唤,到了真正在山林里放鹰的时候,即使追逐猎物飞到远处,也能在听到召唤后,飞回主人身边。 

    经过15天左右的调教,“生鹰”就成为“熟鹰”。这时再看鹰的状态:耷毛盖爪,头赛松塔,眼睛像芝麻——这鹰就驯成了。 

    驯成的鹰往往是猎人的心肝宝贝。架鹰打围时,要先请一些“赶杖人”,由他们拉开散兵线,用木棍边敲打树干边大声吆喝,把猎物轰赶出来。赶杖人事先在山上选好伏击圈 (又叫瓮圈),其地形状如手镯,留一个出口叫“杖口”。鹰把式先架鹰在杖口边占据制高点,登高远眺,这名目叫“了高”,这样易于发现飞窜的山鸡、野兔等猎物,也有利于鹰自上而下俯冲攻击。 

    放鹰要在春天到来时进行,也就意味着鹰把式与心爱的鹰离别。满族的鹰把式从古时起,就保持着“春夏不留鹰”的传统。每年春天将近的时候,鹰把式们要赶在松花江冰面开裂之前,把驯养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猎鹰,架到江边,放归自然,让它去求偶筑巢,繁衍后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