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星期二

Mark C. Elliott(欧立德)《乾隆帝》中文版出版



欧立德教授作为一位美国的清史学者和新清史学派的领军人物,在这本著作中也将新清史的一些观念和研究成果带入其中,从而塑造了一个新清史学者视野中的乾隆形象,本书译成中文出版,可以使熟知乾隆形象的中国学者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乾隆,也可以使一般读者对乾隆及其时代有更全面的认知。

  全球史的叙事角度。

  作者将乾隆时代置于18世纪这个在世界史中具有独一无二性的“革命时代”的历史情境下来观察和分析,将乾隆朝与其他前现代帝国进行比较,能够促使我们换一个新的角度,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待乾隆乃至有清一代的性质,分析乾隆朝产生的各种问题的原因。

  通过本书可以大致了解美国近年关于中国清史研究的成果。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美国学界对于乾隆帝乃至乾隆所处朝代,所着重关注的是哪些方面,在哪些方面有重要的被公认的成果,有哪些比较重大的争论,又有些什么时下最流行的议题和面向。可以为中国研习史学尤其是清史的年轻学者,提供一个了解美国中国学研究的途径。

  使乾隆皇帝更加人性化。

  乾隆统治中国的时间相当漫长,至其驾崩之时,其形象已经日趋神化。作者尽力将所了解到的乾隆个人生活及其性格的种种方面展现给大家,希望可以更多地表现出乾隆皇帝作为凡人的一面:非惟他的成功,还有他的缺点和不幸。

内容推荐

《乾隆帝》一书为美国著名清史学家、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欧立德2009年出版的同名英文著作的中译本。作为“新清史”学派的领军人物,欧立德教授写作此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读者对乾隆这样一位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中国古代帝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将18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历史潮流联系起来,对流行的“清代中国是对外封闭的”这一观念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作者利用大量的中文原始文献,解读乾隆生平的每一个细节,准确地还原了这位曾竭力将自己“神化”的古代帝王的真实面貌。本书既忠实于历史文献而具学术深度,又不乏生动的叙事与巧妙的结构安排,从而立体地、全方位地塑造了一个新清史学者视野中的乾隆形象,对于重新理解乾隆皇帝及其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清史研究者,都应该能从中获益匪浅。




作者简介

Mark C. Elliott is the Mark Schwartz Professor of Chinese and Inner Asian History in 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auges and Civilizations at Harvard University.  Professor Elliott's interest in East Asia began at Yale, where he earned his BA (History, 1981) and MA (East Asian Studies, 1983). After several years of study and archival research in Taiwan, the PRC, and Japan, he earned his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in 1993, specializ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last imperial dynasty, the Qing. A leading figure in what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New Qing History," he is among the very few histori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trained in the use of Manchu-language sources, upon which his first book,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2001) is largely based.   He is  currently at work on a new book examin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Manchu empire and modern China.

欧立德,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及历史系讲座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曾在中国台湾、大陆以及日本学习生活多年,1993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起在哈佛大学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清史、内陆亚洲史,是美国“新清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基于扎实的满文史料研究,撰写并出版有专著《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族群认同》《新清史:内陆亚洲帝国在承德的集结》等。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一登基
二当政
三家庭、仪式和王朝统治
四满洲成功之困境
五巡游之治
六帝国的扩大
七文化巨人
八清代的中国与世界
九晚期的国家秩序与衰败
结论天之骄子,世之凡人
乾隆时期大事年表
书目介绍
索引
译者后记

媒体评论
“通过这部作品,欧立德完全将乾隆和他的王朝放置于世界史的范畴之中……他对这个世界史上异常重要的人物做了简单明了、极为有用而又真实动人的再评价。”
  ——詹姆斯比蒂,怀卡托大学(JamesBeattie,UniversityofWaikato)

  “欧立德将散落于各种专业论文的研究成果整合到这部具有高度可读性的著作里,并将自己的洞见和让人信服的关联融入其中。得到的便是这个作为军事领袖、艺术爱好者、满洲传统捍卫者、冷酷统治者和充满热情的旅行家的画卷式的乾隆帝形象——一个自视甚高但又企盼向子民证明自己‘中国’身份的君主。”
  ——《亚洲华尔街日报》(AsianWallStreetJournal)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中文版序

  本书主要针对美国和欧洲的读者而作,目的是向他们介绍乾隆皇帝这样一位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我所面临的问题是:绝大多数欧美读者对于乾隆本人的事迹一无所知,甚至连其名号都不知晓。那么应该从何着手?

  中国读者可能会感到诧异,像乾隆皇帝这样著名的人物竟然在西方鲜为人知,然而现实就是如此。可以说,与二三十年前相比,或许如今西方人对于乾隆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这并不是因为看了大量有关乾隆的畅销小说和影视剧(欧美国家通常是无法看到这些作品的),而应该归功于在很多博物馆举办的清代宫廷文物展览,它让以前对于17、18世纪的清朝缺乏感性认识的很多人了解到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品与陈设。尽管如此,中国人所熟知的康、雍、乾三代君主,对于外国人而言依然较为陌生。作为历史学者,我很难接受这种情况。我相信,人们若想要了解今天中国的崛起,以及思考中国如何重返世界强国之列,首先应该重新审视与思考中国上一次拥有这样的世界地位的时期,而这恰好指向乾隆的时代。因此,我写作这一传记的目的之一就是给盛行的“中国崛起”论提供更好的历史剖析。

  这部有关乾隆本人及其时代的历史研究的目标之二,是让读者们对18世纪的中国如何适应全球历史潮流获得基本的感知。人们(甚至包括很多中国人)总是认为,在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前,清代中国是对外封闭的。而我期望此书能够消除“长城隔阻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这一荒诞说法,并试图向人们展示,乾隆治下的清代中国事实上通过诸多方式在经济、文化、政治层面以及某些学术领域内都很好地参与了全球历史的发展。我还想证明清朝在很多方面与近代早期的世界各帝国很相像(当然也存在差别),通过将清朝的扩张、王朝政策以及制度与同时代其他帝国的形成进行比较,可以加深我们对清朝的理解。另外,作为历史学家,我们也必须注重中国本土的编史传统。在中国史研究中,我们主要依赖的显然是汉语原始文献,而对于清史研究而言,还包括大量满语及其他非汉语的一手文献。总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人们,中国的历史无疑是独特的,但绝不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特殊“国情”,但我认为,在21世纪,重要的是在全球的背景下去研究中国历史,而不是盲目地去重复一些陈旧的叙述,把中国置于与世界隔绝的孤立状态。

  写这本书的第三个目标在于使乾隆皇帝更为人性化。乾隆统治中国的时间相当漫长,至其驾崩之时,其形象已经日趋神化。为了确保自己留给后世的完美形象和良好声誉,乾隆在世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就使得学者们很难从这种表象之下发掘出乾隆的“真实”面貌。我本人也并无把握是否可以洞穿这层坚硬而耀眼的外壳,只能尽力将我所了解到的乾隆个人生活及其性格的种种方面展现给大家。希望我的论述可以更多地表现出乾隆皇帝作为凡人的一面:非唯他的成功,还有他的缺点和不幸。

  拙著英文版出版后,承蒙许多同行告知,这本书在他们给本科生开设的中国史课程中很有用。但据我所知,本书在学术界之外的传播尚属有限。因此,我非常欣慰本书的中文版本即将发行,因为这意味着我在书中所塑造出来的乾隆形象如今可以呈现给更多的读者。同时,我也预料到这会是一个要求更为苛刻的读者群,因为中国人对于乾隆皇帝及清朝历史普遍都了解颇多。所以,我必须请求中国读者对本书中出现的一些似乎并不必要的阐释给予理解。即便书中的很多内容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已经较为熟悉,我仍希望本书提供的独特视角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最后,我想对本书的译者王惠敏博士、吴玉廉博士、邢新欣博士、邱源媛博士、汪润博士以及贾建飞博士表达我的真挚谢意。我尤其要感谢贾建飞博士,他主持了本书的翻译工作并审校了全部译稿。我本人也逐字逐句认真审阅了全稿,并做了进一步的校正和修改,因此,书中如果存在任何错误,责任自当由我承担。此外,我也要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编辑们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劳动。

欧立德2014年1月2日


The Emperor Qianlong: Son of Heaven, Man of the World [平装]

出版日期: 2009年4月21日

This New Entry In The Longman Library Of World Biography Series Offers An Intimate And Provocative Account Of The Manchu Emperor Qianlong (1711-1799),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Empire-Builders, Who Helped Build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Nation. During The 64 Years Of Qianlong's Rule, China's Population More Than Doubled, Its Territory Increased By One-Third, Its Cities Flourished, And Its Manufactures - Tea, Silk, Porcelain - Were Principal Items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 Based On Original Chinese And Manchu-Language Sources, And Drawing On The Latest Scholarship, This Is The Biography Of The Man Who, In Presiding Over Imperial China's Last Golden Epoch, Created The Geographic And Demographic Framework Of Modern China. This Accessible Account Describes The Personal Struggles And Public Drama Surrounding One Of The Major Political Figures Of The Early Modern Age, With Special Consideration Given To The Emperor's Efforts To Rise Above Ethnic Divisions And To Encompass The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Traditions Of Han Chinese, Mongols, Tibetans, Turks, And Other Peoples Of His Realm. In Addition To Becoming Familiar With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Figures In World History, Readers Will Find That Learning About Emperor Qianlong Will Add Greatly To Their Appreciation Of China's Place In The Worl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Will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Place In The World Today.

======================

評歐立德著《乾隆帝》

本文评论了哈佛大学东亚系欧立德教授的专著:Emperor Qianlong: Son of Heaven, Man of the World。该书中文版《乾隆帝》2014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诚如译者所言:该书是欧立德教授基于满、汉文献和中西相关研究所成的一部有关乾隆及其时代历史的集大成之作。本书评由译者执笔。

书评:《乾隆帝》 

作者:賈建飛[1] 

Mark Elliott 

Emperor Qianlong: Son of Heaven, Man of the World 

Longman, Priscilla McGeehon, 2009.192 pages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and index), ISBN-13: 978-0-321-08444-6, ISBN-10: 0-321-08444-6 

        乾隆是誰?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甚至是東亞、東南亞世界的人而言,乾隆幾乎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人們都知道他是清朝的一位皇帝。在他統治時期,清朝的國力強盛,經濟發展,人口膨脹,領土擴張,奠定了近代中國的疆域基礎。以其祖父康熙和他本人年號命名的「康乾盛世」是中國帝制時代的頂峰時期。總之,他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帝王。但是,乾隆是個什麼樣的人?不同的人心目中自有不同的理解。在今天的東亞世界,已經湧現出了很多有關乾隆的著述,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乾隆的形象。而由於文化與地理因素的影響,西方世界有關乾隆的論述則相對而言大為稀少,長期以來,僅有康無為(Harold Kahn)的名著《帝王眼中的君主統治》(Monarchy in the Emperor’s Eyes)[2]這樣一本有關乾隆的專著,但卻一直沒有一本關於乾隆的真正的傳記。直到2009年,美國著名清史學者歐立德(Mark Elliott)的《一代天驕乾隆帝》(Emperor Qianlong: Son of Heaven, Man of the World)的問世,這種情況始得以改變。 

        歐立德教授是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Mark Schwartz Professor中國與內陸亞洲史教授,著名的清史研究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史(尤其是1600年以後的中國史)

和內陸亞洲史(尤其是中國與內陸亞洲關係史和滿族史)。作為二十世紀末美國清史學界基於新資料尤其是滿文檔案而興起的「新清史」的代表人物,歐立德教授非常強調滿文文獻在清史研究中的利用,而他對滿文檔案的熟悉程度應該說遠遠超出了其他新清史學者,其具有先驅性的代表作《滿洲之路:八旗制度與清代的民族認同》(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3]即基於滿文文獻而成。其新作《一代天驕乾隆帝》是作者基於滿、漢文獻和中西相關研究所成的一部有關乾隆及其時代歷史的集大成之作。 

        包括序言、結論在內,全書共有十一個部份。序言中主要論述了乾隆的功績和其重要性,以及作者創作本書之緣由;第一章「乾隆登基」(Emperor in the Making)敘述了乾隆身為皇子的成長經歷和繼承皇位的過程,作者顯然認為乾隆登基實乃康熙和雍正的共同選擇;第二章「乾隆執政」(Qianlong Takes Charge)概括了乾隆登基后所面臨的各種挑戰、乾隆的應對及初步成功,并指出乾隆在國家的建設方面絕不只是一個因循守舊者;第三章「家庭,仪式和王朝统治」(Family, Ritual, and Dynastic Rule)從家庭的角度描述了身為子、夫、父等不同身份的乾隆的生活;第四章「滿洲成功之困境」(The Dilemma of Manchu Success)則從滿洲認同的角度,闡述了面臨「成功之咒」(Condemned by Success)的乾隆,應對滿洲認同危機的努力;第五章「巡遊之治」(The Peripatetic Sovereign)關注的是,作為馬背上的王朝的統治者,乾隆對多元文化和多元統治的認知,歐立德指出,乾隆通過各種巡遊所展示出的不同形象也是乾隆維護滿洲認同的需要;第六章「帝國之建設」(Building the Empire)闡述了身為「尚武之王」(Warrior King)的乾隆征服新疆的盛舉及銘記西師勝利的多種方式,指出這是乾隆在宣揚其聲譽,并以其成功證明清朝統治的合法性;第七章「文化巨人」(Renaissance Man)則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深受漢人文化影響下的乾隆的文人形象,乾隆希望藉此向人們展示,在文殊菩薩和尚武之王外,他作為儒家統治者的神話形象;第八章「清代中國和世界」(Qing China and the World)從清朝與外部世界的關係發展著手,論及了朝貢體制下的清朝對外關係,尤其談到了近代西方人的到來對清朝的影響;第九章「乾隆後期的國家秩序與衰落」(Order and Decline in the Late Qianlong Era)指出了乾隆統治後期國家面臨的種種危機,尤其是皇權逐步衰落,腐敗日益嚴重,各種反抗已經嚴重危及清朝的統治。在此背景下,乾隆將皇位禪讓于嘉慶,以「太上皇」的身份繼續掌控著國家。作者在「結論」部份提出了幾點具有反諷意味的思考,并提出了應該如何評價乾隆,而乾隆究竟又是個什麽樣的人物的疑問。歐立德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從「天之驕子,世之凡人」這樣的標題或許已經揭示出了作者對乾隆的理解。 

        作者非常強調作《一代天驕乾隆帝》的目的在於「給這個在世界歷史上最值得關注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提供一個簡短、準確、真實的介紹性作品」(p.xiii),但是,此書既忠實於文獻,又有小說的生動,還有學術的深度。作為新清史的領軍人物,作者又將新清史的一些觀念及思路貫徹其中,尤其是新清史所著重強調的滿洲特徵在清朝統治中的作用,因此,歐立德就塑造了一個美國新清史學者視野中的乾隆形象,相比傳統史家筆下的乾隆形象頗為不同,給讀者帶來了一股非常清新的氣息。正如新清史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清史研究,《一代天驕乾隆帝》的問世對於重新理解乾隆帝及其時代也具有一定的顛覆意義。

        新清史與傳統史學的分歧的產生,糾集於導致清朝成功統治的根本因素。以何炳棣為代表的傳統史家強調滿洲人的漢化或是「儒化」,以及歷代異族統治入主中原後對正統的爭取。然而在新清史看來,此舉並不能真正說明清朝的成功,尤其是在內陸亞洲統治的成功。他們認為,滿洲人並未漢化,而是保留了相當程度的滿洲特性。正是這種滿洲特性的影響,使得滿洲統治者在不同的族群面前展現的就是不同的形象。歐立德在書中清晰地給我們描繪了乾隆的多面像:在漢人面前,乾隆是儒家傳統的繼承者和發揚者;在滿洲人看來,乾隆則是他們的聖主;對於蒙古人而言,乾隆就是他們的大汗;在講求政教合一的藏人那裏,乾隆將自己飾為智慧菩薩即文殊菩薩的化身。(pp.71-78)實質上,套用新清史的反對者何炳棣的「正統」觀念,清朝統治者的這些不同形象顯然是服務於其追求在邊地民族那裏的正統之所需。

        對滿洲民族特性以及乾隆多面像的描述和強調,實質上反映出了新清史學者的如下考慮:第一,對清朝及其歷史的重新理解。與以前的「漢族中心觀」的史學觀不同,新清史很重視對內陸亞洲邊疆諸民族尤其是遊牧民族的研究,或者是他們希望從這些邊疆民族的角度出發重新去理解原來的「漢族中心觀」的歷史。其實,這與二十世紀前半葉日本興起的東洋史中對蒙、回、藏等邊疆民族的重視有某種程度的相像,只不過,當時的日本的東洋史學是為了適應日本的政治所需,意在指出中國只是漢人的中國,在地域上只是長城以南的中國。如今的新清史顯然並沒有這樣的政治意義。但是,二者無疑都存在一種「去中國化」的意味。因此,新清史學者更願意將清朝稱為滿洲帝國(Manchu Empire)或是內陸亞洲帝國(Inner Asia Empire)而非中華帝國(Chinese Empire)。第二,強調清朝的多元文化和民族政策。相對于歷代漢家王朝,清朝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內陸亞洲邊疆地區的成功統治。清朝在歷史上第一次永久性地成功解決了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央政權的威脅,而其根本原因即在於多元化的統治政策。清王朝不僅在其統治階層中成功接納了各個主要族群的精英人物,而且,對於內陸亞洲諸民族地區,清朝採取了迥異於在漢地的統治政策,保留了各民族文化的獨立發展,維持了他們的統治傳統。清朝皇帝在各個主要族群面前體現出的不同形象,實質上就體現出了這種多元文化、多元民族政策的考慮。且不管清朝各帝王對各民族文化和宗教是否真的信奉,事实上,我們終究也無從得知滿洲統治者究竟相信什麼,但是,清朝統治者做出的這種姿態(無論是一種策略性的偽裝,還是真實的體現。在歐立德看來,乾隆對藏傳佛教的信仰是真實的。他在書中指出,乾隆地宮的牆壁上雕刻著精美的梵文,卻沒有任何的滿文和漢文[p.161]),顯示了他給予了那些邊疆民族的信仰以必要的尊重,這顯然與傳統漢人王朝以優越的儒家文化自居而貶抑非漢文化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對比。就此而言,清朝的這種多元統治是成功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清代的五個主體民族中,乾隆並未能成功樹立起在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人心目中的形象。經歷了康、雍、乾三代,乾隆中期,清朝最終底定新疆,重新確立了中原王朝在新疆的統治,也是幾百年後,中國再次進入了一個與伊斯蘭文明的直接和長期的交流的新時期。但是,相比對其他內陸亞洲民族地區的統治,乾隆卻一直未能成功地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來管理和引導他本人和清朝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對於其中的緣由,目前並無明確合理的解釋。歐立德對此的闡釋非常有趣而又較為合理。他通過對乾隆精神世界尤其是乾隆對佛教、儒教以及西方藝術的強烈興趣的探索,認為也許是因為乾隆對伊斯蘭文明缺乏相似的好奇,另外,也許是他覺得作為統治理念來說,伊斯蘭教缺乏足夠的適應性,因為對於任何統治者而言,如果想作為伊斯蘭教的庇護者,並從中尋求政治利益,就需要改變其原來的宗教信仰。但是顯然乾隆並不想改變自己的宗教信仰。雖然乾隆無法取得在伊斯蘭世界的正統形象,但是,為了維持對新疆穆斯林的統治,乾隆還是尋找到了一些進入伊斯蘭世界的途徑:其一,乾隆將一個後來頗具傳奇色彩的維吾爾女子納為他的妃子,即容妃(世人最為熟知的香妃),乾隆對於容妃及其家族的敬重加強了乾隆和維吾爾人之間的聯繫;其二,乾隆對維吾爾穆斯林宣揚宗教寬容,寬免他們的稅收並對其予以資助;其三,乾隆命人編纂了包括維吾爾語在內的各種清朝主要族群文字的詞典,而乾隆本人也學習了一些維吾爾語(歐立德在書中則認為乾隆並不懂維吾爾語[pp.99-100])。清朝統一新疆後長達六十年的和平局面從一個角度說明了乾隆這種政策的成功。但是,道光以後新疆不斷爆發的騷亂也標誌著這種政策的失敗。 

        歐立德筆下的這些體現在乾隆身上的這些不同形象,實質上反映出的是乾隆不同于歷代儒家君主的統治觀和天下觀。歷代儒家君主總是試圖教化所有民眾,而乾隆的天下觀則是以滿洲皇室為中心,維持帝國範圍內五個主要族群的相對的文化獨立性和平等,正如米華健(James A. Millward)在其《嘉峪關外》(Beyond the Pass: 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1759-1864)[4]所闡述的那樣。當然,米華健也指出,這種平等可能只是理論上的平等。[5]不管怎樣,歐立德筆下的新清史學者視野中的乾隆的多面像,不管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對於理解乾隆及其時代的統治,都具有一定的衝擊性。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乾隆的這些形象實質上反映出的是他對滿洲皇室或是個人的一種過於自我的強調,如歐立德以西師為例所指,從乾隆帝的角度出發,並不是「中國」征服了新疆:是他征服了新疆。這種擴張是要宣揚乾隆的聲譽,去展現清朝王室及其臣僕的事業也是上天的事業(pp.98-99)。這就暴露出一個問題,即乾隆實際上是要展示和強調自我的形象,而非國家。這必然會削弱這些內陸亞洲諸民族對清帝國的向心力和認同。也就是說,一旦清帝所飾演的這種角色在各個族群面前破裂,那麼,必然影響到國家對它們的統治。清後期,邊疆地區變亂頻仍,尤其是二十世紀外蒙古脫離出中國,與清帝的這種多元政策和多面像是有一定關係的。 

        在歐立德筆下,乾隆對滿洲因素的強調還體現在他對滿漢關係的處理上。 

        作為一個由邊疆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如何處理不同族群尤其是滿漢間的關係對於清朝的穩定至關重要。早在努爾哈赤時期,就強調「滿漢一體」和滿漢平等。如前所述,乾隆也希望維持各主要族群間的平等發展,尤其是要達到滿洲精英與漢族文人之間的利益均衡,既要保證滿洲人自身作為征服精英的特殊利益,又要保證讓漢族文人進入管理階層,強調民族和諧的重要性,這就要求乾隆等清朝統治者必須在民族排斥和民族融合間維持平衡。但是,歐立德在本書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乾隆的所作所為一直都是有利於滿洲人的(p.165)。實際上,滿漢平等在清代只是一種人為塑造出來的想像。譬如,清朝統治者通過設置滿城、漢城,人為將滿人和漢人分開;滿人通常享有比漢人多得多的財政和經濟上的資助和不同的司法體制;滿人幾乎無需從事生產活動。而在乾隆時期滿洲八旗遇到了日益惡化的生計問題後,乾隆做出的「出旗為民」的選擇也是犧牲了漢人的利益,而由滿洲八旗頂替其缺。這說明,雖然八旗生計問題本身是經濟問題,但是,乾隆對此的解決卻參雜了明顯的族群因素,以此來確保滿洲八旗作為統治民族的利益。雍正其實亦有此念,但是雍正顧及到漢人的想法,擔心失去漢人的擁護,因此並沒敢這麼去做。乾隆則做出了雍正不敢做的選擇,其對滿洲八旗的偏袒和維護並強化滿洲人民族特性的想法可見一斑。 

        然而,雖然清朝諸帝王尤其是乾隆對維護滿洲人的民族特性非常重視,但是,最終事與願違,自乾隆時期開始,滿人受到漢人的影響卻越來越為嚴重,尤其是其人口日益增加和不事生產導致滿人的生計問題日益突出,因此而受到無論是數量還是經濟地位更高的漢人的影響,對漢人的日益依賴最終導致滿洲語言、文化等逐漸失去市場,滿漢融合日益嚴重,最終導致了所謂的漢化(歐立德更願意稱之為「涵化」acculturation)。[6]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乾隆之所以強調滿洲特性,就是因為滿洲特性已經日益衰弱,引起了乾隆的高度警惕,因此,他非常重視對滿洲特性的培養,但是,與此相悖論的是,乾隆對滿洲特性的強調反而更加導致或是加速了其衰弱的進程。 

        而在歐立德和其他一些新清史學者看來,乾隆的巡遊也是維持滿洲特性和乾隆多面像的一個重要手段。關於乾隆的巡遊,後世留有大量與此相關的軼事傳聞,但大多與享樂主義、縱欲主義等聯繫在一起,甚至稱乾隆不是滿人而是浙江海甯一個陳姓漢人的兒子,他之所以南巡是要去尋找他的親生父親。而在歐立德筆下,巡遊則體現出很多乾隆的個人興趣與政治利益的糾結:第一,體現一個孝子的形象。乾隆確實喜歡遊山玩水,但是大都是打著孝敬母親的旗號進行的,希望以此來消除反對者眼中的勞民傷財、沉溺玩樂的印象;第二,乾隆的巡遊是一個來自中國東北邊境的「馬背上的民族」維護王朝統治的必需。譬如,東巡泰山和曲阜,是為了鞏固對儒家傳統的影響;西到五臺山,則是因為文殊菩薩的朝拜中心位於中國北部五臺山的廟中,可以讓他進入到千年敬佛的傳統中;北上盛京和承德,則是對滿洲傳統尤其是滿洲「尚武」傳統和特性的傳承,並且將承德作為處理與內陸亞洲各民族關係的一個重要紐帶。當然,最著名的還是乾隆的南巡。在對乾隆南巡的闡述中,歐立德顯然受到了美國華裔學者張勉治的影響,指出南巡一方面是一種炫耀清朝國力、拉攏漢族地方精英並加強對清朝最富庶的江南地區統治的行為,另一方面,南巡與當時清朝在西北對準噶爾的戰爭(西師)也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繫,乾隆企圖通過南巡,不僅要讓江南地區為西北的戰事提供財政和後勤支持,而且,還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馬上皇帝,以此作為所有滿洲人的榜樣,以改變入關後八旗軍隊武備鬆弛、戰鬥力衰落並逐漸喪失民族認同的局面,促進武備,加強滿洲人的價值觀,保持馬上民族的特性(pp.84-85)。因此,歐立德將此稱為一種巡遊統治(Peripatetic Sovereign)。當然,無論是那種形象,受制於經過謹慎修改的官方文獻的影響,都只能是一種亦真亦假的結合。 

        對於乾隆引以為豪的「十全武功」,歐立德則在肯定其在建構大一統中的作用以及對近代中國疆域影響的同時,提出了一個與此相悖的問題,即「十全武功」導致成千上萬的人喪生,移民屯墾等行為則導致了環境的退化,對土著民族的文化和經濟生活等也產生了消極影響,那麼,應如何評估乾隆時期大一統的成本?(p.165-166)這一命題其實正是新清史對傳統的「漢族中心觀」予以修正後,在一種新的「殖民主義」的概念下,對清朝的內陸亞洲史的一種重新思考。在影響深遠的、由美國學者掌握著話語權的新清史的語境下,這一問題頗值得中國學者警惕和深思。 

        縱論全書,歐立德筆下的乾隆形象實際上是一個多重矛盾形象的結合體。除上述外,如歐立德所指,乾隆非常想將自己塑造為文章與武德並重、在文武之間取得完美平衡的一個理想君主,將自己塑造為一個文化的巨人和理想的學者形象,所以,他在文學、藝術鑒賞和書法等方面等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尤其想通過編纂《四庫全書》起到文化保護的作用,但在這一過程中,又因嚴格的審查而毀掉了大量的書籍。那麼,應如何評估文化保護與文化破壞的關係?乾隆強調民眾福祉,但其統治時期有相當長時間卻是歷史上腐敗最為嚴重的時期。歐立德還指出,雖然乾隆非常強調一個君主對先祖及尚未出世的後代應有的責任,但是,清朝入關後日益加強的皇權卻由於乾隆的原因而導致在他統治時期日益弱化,以致自乾隆末期起,過於注重外在功利的犬儒哲學已經使得前代的政治理想在乾隆以後逐漸消失。因此,「康乾盛世」的尾聲同時伴隨的是皇權的削弱和國家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pp.165-167)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悖論,又應該如何去認知和評價乾隆帝及其時代?雖然歐立德在書中並沒有給出我們十分明確的答案,但是,通過書中的描述,我們似乎又能感受到歐立德筆下或好或壞的乾隆的各種形象。有人會認為乾隆是個暴君,也有人會相反地認為他是個歷史的成功者。這種認知的矛盾,也等待著進一步的研究去進行闡釋。 

        二十世紀後期以來,大量有關清史的研究成果、文學影視作品等問世,喚起了時人對乾隆這個中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帝王的歷史回憶。而歐立德的《一代天驕乾隆帝》則通過一個美國學者的敍述,尤其是從新清史的角度,將這個我們看似熟悉的人物和那段歷史陌生化,得以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重新對其進行審視。雖然歐立德強調是要給乾隆立傳,但是,此書絕不只是單純的一部傳記,或者正如有人所論,歐立德從另一個角度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帝王傳記,應該如何書寫,又應該如何閱讀。[7] 


[1] 作者賈建飛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員。Jia Jianfei is associate professor in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 Harold Kahn, Monarchy in the emperor’s eyes :image and reality in the Chíen-lung reig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3] Mark Elliott,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2001. 
[4] James A. Millward, Beyond the Pass: 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1759-1864,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5] JamesA. Millward, Beyond the Pass: Economy, p.201. 
[6] Mark Elliott, Manchu Rule and Modern China, the presentation in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2009. 
[7] http://blog.lib.ntu.edu.tw/his/?cat=60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