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help the Manchus find their place in the world and to introduce the Manchus to the world
Translate
网页浏览总次数
搜索此博客
热门帖子
-
摘要: 满族作为曾经建立过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民族, 不仅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满文, 而且将满文作为清朝的法定文字来推广和使用, 形成了大量的满文古籍文献。这些满文古籍文献是通古斯满洲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就满文及其古籍文献作一综述, ...
-
「纽约第五大道上的查尔斯·斯克里布纳之子书店,摄于1984年4月」 1965年秋,我来到纽约市,拿着别人油腻腻的钱,面红耳赤地为我在休斯敦经营的书店采购图书。我的书店名叫“书人”,它有几个奇怪的特点:我们的保险柜是一个路易斯安那胶树的树荚;书店有一个屋子里放满...
-
大清国灭亡后,从伪满洲国到今天的伪少数民族,从满遗到今天的满畜;今天浑浑噩噩,醉生梦死;香臭不分的活二逼满族人们真的知道辛亥革命双十节是在庆祝什么吗?在辛亥革命时,只要被抓到跟我们如今「标准国语」一样口音的人,就是满人要抓去处决——这是一场不下于纳粹的种族屠杀,台湾人...
-
Note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Old Manchu ChroniclesMark C. Elliott, EditorThe Old Manchu Chronicles, more commonly known as the Man...
-
本文章不代表满族人和蒙古人的观点 【作者简介】张永江(1963—),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教授;北京 100872 【内容提要】 本文依据升允的诗文、书信和国内外相关档案,订正了有关他的旗籍出身、活动经历上错误以及分歧的记载,进而从政治角度...
-
A list of resources from around the Web about Richard Yates as selected by researchers and editors of The New York Times. Times Book Revie...
-
狗DOG,满语为“Indahvn 音打诨”。 满族有句谚语:马有垂缰之义,狗有湿草之恩。又说:狗见人贫死也守,人见人贫亲也疏。狗是人类最真诚的朋友,这一点我们都知道。法国有一个狗的墓铭志上却这样写道:“它救了四十个人,却死于第四十一人之手。”墓铭志暗示,某...
-
通古斯满洲渔猎采集民族是一个勤劳尚武的民族,他对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发展和格局有过重大的贡献。在沈阳的历史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沈阳满族的历史 满族的先世生息繁衍在西伯利亚和满洲“白山黑水”之间。可上溯到先秦时期的肃慎、汉和三国时期的挹娄、南北朝时期的勿吉、隋唐...
-
Jerry Lee Norman (1936–2012) was born to Okies — Depression-era refugees from the Dust Bowl of Oklahoma, who settled down as farm wo...
-
By Bob Minzesheimer, USA TODAY SCARBOROUGH, N.Y. — Before Revolutionary Road, the movie starring Leonardo DiCaprio and Kate Winslet, ther...
2010年10月8日星期五
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东北人刘晓波介绍
刘晓波,1955年12月28日出生于满洲吉林省长春市。早年曾随父母到内蒙下乡务农,并作过建筑工人。
1977年,刘晓波考取吉林大学中文系,并在1979年4月,与其他六位同学创办吉林大学 “赤子心诗社”,被中国文学界认为是当时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并称的全国高校四大诗社之一。
1982年,刘晓波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深造,并于1984年获得文艺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晓波第一本著作:《选择的批判-与李泽厚对话》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刘晓波本人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学术界的一匹“黑马”。
1988年,刘晓波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学位后前往挪威奥斯陆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学术研究。期间著有《审美与人的自由》、《形而上学的迷雾》等作品。
1989年5月,刘晓波中断学术访问,回国参加天安门民主运动并以绝食行动呼吁政府与学生对话、反对武力镇压,被誉为“天安门四君子”之一。
1989年6月6日,刘晓波被中国当局指控在六四事件中犯有“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因此入狱20个月,于1991年1月获释。坐牢期间,刘晓波获得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颁发的“1990年海尔曼人权奖”。
出狱后,刘晓波因呼吁为“六四事件”平反并要求中国政府进行政治民主化改革,继续成为当局监控对象。
1995年5月至1996年1月,刘晓波被当局在没有任何正式指控的情况下监禁长达7个多月;1996年9月,又被以“扰乱社会秩序罪”处以劳动教养3年。
1999年10月获释的刘晓波,一直在北京从事自由写作。并在2003年至2007年间担任“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刘晓波的著作《中国当代政治与中国知识份子》、《向良心说谎的民族》、《未来的自由中国在民间》以及《单刃毒剑-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批判》等作品,也在这段期间相继在海内外出版。
2008年12月8日,刘晓波因参与起草《零八宪章》被当局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刑事拘留,并于2009年6月23日被正式逮捕。
这份主张中国政治民主化、取消一党垄断执政特权的《零八宪章》,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包括各主要国际人权组织、欧美领导人和中国《零八宪章》的联署者纷纷要求中国政府遵守本国《宪法》、撤销对刘晓波的指控。
2009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刘晓波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今年2月11日, 北京高级法院驳回刘晓波的上诉,维持原判。
刘晓波目前正在辽宁省锦州监狱服刑。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