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help the Manchus find their place in the world and to introduce the Manchus to the world

Translate

Flag Counter

网页浏览总次数

搜索此博客

热门帖子

2010年10月7日星期四

满族语言文化全面陷入濒危境地 专家强烈呼吁修建文化博物馆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满族民族语言教育,文化抢救几乎是零投入,仅有的一些投入纯粹是作秀工程。而国家和新疆自治区仅2009年就投入资金1.7亿多元,新建双语幼儿园183所。今年,国家和自治区还将投入50多亿元,用于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1500万满洲族人没有自治区 自治州 没有任何法律来保护满族语言文化就是建立一个博物馆也是作秀和扯淡。

◆对满族人系统的实施文化种族灭绝政策,从农村到城市,从老到小施行的奴化 汉化教育。

◆奴化,汉化教育,乱扣历史大帽子使满族人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化不感兴趣,对满族的生存现状,话语权漠不关心是满族语言文化濒临消亡的最主要因素。

◆汉人在满族原居住区大量移民,繁殖,掠夺资源,破坏了满族的生态平衡和基础民族文化。

◆满族语言文化全部陷入濒危境地,如何解困突围?一份关于《在辽宁省修建中国满族文化博物馆》的建议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保护、开发两相并举,合力打造满族文化品牌,重新赋予满族文化以生命力,同时也将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实力新增长点

当大众更多注意到满语文正处于濒危境地时,传统文化与历史方面专家学者的视野当然更宽,他们所担忧和焦急的是,在满语文之外,满族许多无形的文化传统以及有形的历史遗迹也正面临着失传和湮没的危险。

所以对于满族文化,绝不仅仅要在语言文字这个点上下功夫,更要在做好全面保护与传承这个大课题上着力。

其实,社会各方有识之士对于如何做好满族文化保护工作的讨论一直都在进行着。不久前,鞍山市政协委员崔岩(满族,满语名字为巴音博罗)提出了一份 《在辽宁省修建中国满族文化博物馆》的建议。该建议的提出,引起了热心满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各界人士的瞩目。

当然,修建中国满族文化博物馆的建议,只是一种给人以启发的思路,尚需各方专家的论证。但是,它毕竟引起了更多人对满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兴趣和关注。

在新一轮探讨过程中,记者采访的许多专家都有一个共识,即保护与开发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科学开发,才能为满族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份建议:修建中国满族文化博物馆

只有十几平方米的空间内堆满了书籍、四周墙壁上也挂满了字画,这就是崔岩的办公室。崔岩向记者讲起了自己提议修建中国满族文化博物馆的经过。

他说:“我是鞍山市的一名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名满族作家,自幼生活在满族聚居地区。因为写作的需要,我经常深入到社区乡间体验生活。 ”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近年来他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满族文化的日渐“失落”。即便身处满族社区之内,也常常无法感受到本来应有的满族文化气息,从吃、穿、用等方方面面,满族居民的生活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

众所周知,“八大碗”是满族特色饮食的代表,然而今天人们已经很难再吃到原汁原味的“八大碗”了;旗袍本来是满族人祖先为方便捕鱼打猎生产而设计的服装,后来成为满族的代表服饰,然而今天它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满族的村落里,曾经标志性的高高的索伦杆早已消失不见,一些满族年轻人甚至不知其为何物……

其他方面,诸如生活习俗(包括家庭祭祀、祭祖、年节习俗),工具制造(各种生产生活工具如爬犁、船、狩猎的套子、老枪、刀等工具的制作) 、活动方式(乌拉街地区采捕习俗等)都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如果再不施以保护的话,再过一些时候,也许后代人就会把满族曾经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文化统统忘掉了。 ”崔岩说。

当然,随着时代的前进,一些文化的消失是必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对于有益的好的文化传统,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保护和传承,绝不能袖手无为,任其遗失。崔岩说,不久前他提议在我省修建中国满族文化博物馆,就是想尽可能多地留存满族的文化印记。

比如,那些传统农具可以收进博物馆进行展览,旗袍等服装可以收集起来进行展示,而那些非物质的满族文化,可以用先进的录音、摄影手段保存下来,供今人和后人观瞻温习,使之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和历史文化财富。


对满族文化遗产进行整体开发

崔岩向记者解释说:“我之所以提议建设中国满族文化博物馆,并非只是修个存储文物的大仓库,而是希望在它的牵动下,能够逐步整合我们辽宁全省的满族文化资源,进行统一有效的开发利用。 ”

据介绍,此前我省已有两座满族文化内容的博物馆,其中之一是建于1985年的岫岩满族博物馆,该馆设有“满族发展史展”、“满族民俗展”、“满族民间文化艺术展”等展馆。岫岩满族刺绣、岫岩皮影戏、岫岩满族剪纸等均陈列于馆内,显示出当地丰富的满族历史文化底蕴。

另外一座是2003年建设的新宾满族民俗博物馆,全馆共分设8大展区,约有600余件展品,主要展现了明清之际兴京(新宾古称)地域满族的兴盛史以及当地流传的满族民俗。

这两座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满族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展现了一定地域的满族民族风情。然而,它们毕竟还是县级博物馆,文化资源的馆藏量相对有限,难以体现我省境内满族文化的整体面貌。

“如果立于更高的起点来建设中国满族文化博物馆,将全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域的满族文化资源尽可能地收集进来,加以整合,则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来此参观,而且也会带动满族文化资源的系统开发。 ”崔岩解释说,“比如,建成中国满族文化博物馆后,可以以之为基础,尝试打造全省满族文化旅游‘一票通’的旅游模式。 ”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相关研究领域一些专家对此也表示了赞同,认为应加大对满族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力度,同时从整体满族文化遗产的高度和视角来高屋建瓴地设计旅游开发的蓝图。

满族文化特色旅游应成为发展战略

我省是满族的故乡,满族文化资源丰富且历史悠久,大量的满族文化传统和遗产分散留存于新宾、岫岩、凤城、北镇、清原、本溪、桓仁、宽甸等8个满族自治县(市)及若干满族乡镇中。

被列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一宫三陵”,是我省满族文化资源的典型代表,“关外三京”也是辽宁所独有的满族历史文化资源,它们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我省满族文化的高深与精湛。

满族文化在我省文化历史领域的地位和意义也相当重要。

一般来讲,辽宁文化传统大体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闯关东带来的外来文化,另一部分就是原始的土著满族文化,正是这两部分文化交汇、融合才造就了今天辽宁文化的主体风格。

曾有专家这样评价满族文化在我省的重要地位:“满族文化奠定了辽宁历史文化地位,它起到的是一种根本性的文化基础作用,同时也是辽宁最具特色的、最具典型意义的文化,如果满族文化丧失了,辽宁就失去了自己的历史文化特色。 ”

在文化保护的路途上,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满族文化遗产旅游目前在全省范围内还未形成明确的定位和统一的形象,旅游产品主题不突出,宣传推介上也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良好的满族文化遗产旅游氛围。

一位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的游客告诉记者,他很喜欢满族文化,来到满族的故乡辽宁想亲身感受一下满族的文化韵味,但是除了“一宫三陵”外,他不知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代表和反映满族文化。

“我们省应该对满族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全力打造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进而形成系统的旅游链条,这样对文化保护传承和经济发展都有益处。”许多专家和学者如此呼吁。要精选、改造、形成旅游精品线路,提高旅游路线的主题特色、品位和质量。可以针对客源市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宣传,采取整合营销的方式和战略,对满族文化遗产品牌进行推广。

产业化可推动满族文化保护

满族文化内涵丰富,在打出满族文化特色旅游牌的同时,还可以于衣、食、住、行、购、娱等整条商业服务链条之上,全方位地开发满族文化资源。

比如建立满族美食一条街,开发满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建立集生产、加工、参观、展示、销售、购物于一体的满族文化购物市场等等,如此,满族文化遗产可获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生命力。

辽宁省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基地主任曹萌表示:“满族文化的价值阐释和合理开发除可应用于旅游产业开发之外,还是我省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和素材。 ”

近些年来,清史片在国内影视屏幕和戏剧舞台上曾受到热捧,满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原生文化和民间文化激发了大众的浓厚兴趣,从某方面讲,这也为满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

辽宁盘山耗资7000万建“山寨大会堂”


百度盘锦吧最近活跃着一个帖子:盘山县新县城建了一个山寨版“人民大会堂”、县委、县政府的综合办公楼前还有一个山寨版“金水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网友所指的建筑与人民大会堂、金水桥确有几分相似。

盘山县一直处于有县无城状态,自2002年起,盘山县开始筹划建设新的县城。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太平镇附近的盘山县新县城。在中心城区,10多栋高大的建筑均为盘山县县属机关办公楼,县委、县政府所在的盘山县综合办公楼高10层半,几乎是新县城最高的建筑。
记者见到了网友帖子中的山寨版“金水桥”,水渠上几座白玉拱桥,一边连接盘山县的机关办公楼,一边连接中心花园,如果要从中心花园进入机关办公楼就需要通过这几个拱桥。桥身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北京天安门前的金水桥。

记者又来到被网友称为山寨版“人民大会堂”的建筑前,该建筑为一单位办公楼,距离盘山县综合办公楼不到百米,高大的柱子,高高的台阶,远远看去,就像浓缩版的人民大会堂,楼顶的装饰几乎和人民大会堂一样。
网友“红海鸟”说,盘山居民从情感上能接受迁城的举措。但是盘山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如果能够建成具有特色、而不是模仿的政府机关办公楼,或许更有意义。

记者找到盘山县的一位干部,他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设想,要把新县城打造成花园式的县城,前期的建设很重要,前期建设好了,将有助于拉动招商引资工作,所以各个部门包括政府在建设新办公楼的时候都想打造高标准的办公楼,以吸引企业入驻。

曾经参加盘锦市建市规划的高级工程师徐国瑞,有多年的规划经验。他表示,新城区的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区最重要的标准,投资者更看重这些城市发展的硬件,而不是办公楼建的豪华还是气派。

记者在盘山县政务网了解到,盘山县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已建成的包括综合办公楼、城建局等七栋办公楼,建筑面积共56900平方米,还计划投资5000万元为十几个单位在行政区建办公楼,实现县城的全部搬迁。

县委的一位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他表示,网上说县综合办公楼耗资7000万元,并不准确,由于资金是各方凑的,目前还没有最后的数字,但是县综合办公楼里面共有三十几家单位,人均面积和标准都不超标,而且这些办公楼的兴建都是经过逐级审批,合乎手续的。至于对于建筑外形的联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眼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