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DOG,满语为“Indahvn 音打诨”。
满族有句谚语:马有垂缰之义,狗有湿草之恩。又说:狗见人贫死也守,人见人贫亲也疏。狗是人类最真诚的朋友,这一点我们都知道。法国有一个狗的墓铭志上却这样写道:“它救了四十个人,却死于第四十一人之手。”墓铭志暗示,某些人则是狗最大的敌人。
通古斯渔猎民族满族是一个崇敬狗的民族。因为狗是满族祖先骑猎不可缺少的好帮手,是他们的原始生产工具,是他们的卫士和保护神。早期的满族人住所分三层,家中养的狗就像主人的侍卫一样居住在最外一层。狗是纯种的满洲狗,多为黄色,耷拉着耳朵,人称苯狗。这种狗与当代某些城市人豢养的宠物狗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退化,它们吃苦耐劳,能随主人跑山打猎,做向导,能同比自己强大的野牲口搏斗,
《谪宁古塔记》称“猎犬勇者,能搏猛虎”。它们还能拉雪爬犁,能为主人看门护院,擒贼防盗。它们有灵敏的嗅觉,知道猎物躲藏在何处,一旦遭遇恶兽,它们会用狂吠给猎人报警,让猎人化险为夷。在行猎中,猎物一旦被射伤,它们会像勇士一样冲上去,夺取猎物;猎人若迷了路,它们会将主人带出森林。它们用高尚的品格赢得了满族祖先的尊敬与爱戴。
早年,一般满族猎人家里都要养一批狗,如果家里的头狗死了,家人要举行隆重的葬礼,以此来寄托衰思,由此可见满族人对狗的感情多么真挚。在民间,满族人对狗崇之敬之,蔚然成风,不仅不杀狗,不食狗肉,不戴狗皮帽子和狗皮套袖,汉人要进满族人家也得先把狗皮帽子、狗皮套袖等放在窗台上方可入室。在官方,清国的统治者们则将崇狗之风作为一种文化由上层建筑传播到满洲民间。
比如,清国在自己的祖陵永陵内将祭坛上至高无尚的龙抽象成神似狗的坐龙,在壁画中将狗置于龙身之上,并堂而煌之地将那只于绝境中帮助努尔哈赤逃生的大黄狗写进了正史。还有传说中的大青马,这匹马与那只跑到河里弄湿皮毛去营救被芦苇大火包围的努尔哈赤的黄狗一道,为恩主效尽了“犬马之劳”。狗累死了,其灵魂被大清王朝注入龙体之内,被满族人供奉在祖宗龛下;大青马也死了,传说大清帝国国名就源于它。
传说是文化,是艺术。毕加索说:“艺术是一种谎言,它教导我们去理解真理,至少那些我们作为人能够理解的真理。”。满族人崇敬狗,意在提倡一种对忠诚回报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人类所需要的。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属于远古人类的通古斯满洲图腾文化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存活于广袤的满洲民间,直至城市人的民族血脉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