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help the Manchus find their place in the world and to introduce the Manchus to the world

Translate

Flag Counter

网页浏览总次数

搜索此博客

热门帖子

2013年9月12日星期四

《明清战争史略》


《明清战争史略》的几大看点不容错过:依据史料,详细分析了努尔哈赤是否被袁崇焕的大炮击伤毙命;细致介绍了皇太极如何设反间计诱使崇祯皇帝自毁长城,冤杀了袁崇焕;深入剖析了呈三桂降清的前因后果,对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作出自己的判断。 《明清战争史略》就是讲述明末清初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揭示明清两个政权在统治上的治乱兴衰。作者孙文良、李治亭以生动的小说笔法、严谨的学术思维,全景式地再现了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战争历程。

内容提要
     明朝末年,朝政日非,危机四伏,偏安东北一隅的建州女真势力逐渐 发展壮大,从明朝东北边庭的一个小部落,逐渐发展为可以与大明帝国分 庭抗力的后金政权,进而八旗铁骑一举入关,定鼎中原,又逐一扫灭了南 明的各个小朝廷,建立起大清帝国。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位皇帝 ,明与清爆发了大大小小数百次战役,《明清战争史略》就是讲述明末清 初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揭示明清两个政权在统治上的治乱兴衰。作者孙 文良、李治亭以生动的小说笔法、严谨的学术思维,全景式地再现了这场 持续半个世纪的战争历程。《明清战争史略》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系统、 最完整地描述明清战争史的专著。

作者简介
 
 孙文良(1933-1995),辽宁辽阳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回辽宁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系主任、校教务长,兼任辽宁省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等。发表《清太宗全传》(合著)、《乾隆帝》(合著)、《明清人物》、《中国官制史》及文集《满族崛起与明清兴亡》等十余部,主编《满族大辞典》、《清史稿辞典》等,发表明清史论文一百五十余篇。
 李治亭,1942年生,山东莒南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历任副所长、所长、院党委委员,兼任省史学会副会长。现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传记组特聘专家。长期致力于清史研究,兼及明史与东北地方史研究,出版《吴三桂大传》、《清康乾盛世》、《中国漕运史》(台湾)及《清太宗全传》(合著)、《明清战争史略》(合著),主编《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关东文化大辞典》、《清史》等25部著作,发表论文两百余篇。

目录
上编
后金在辽东的战略进攻(1618-1626)
第一章 明与后金首次交锋
一、努尔哈赤起兵创建后金
二、后金与明朝的矛盾日益尖锐
三、抚、清之战后金首捷
四、明朝的惊骇
第二章 萨尔浒之战
——明清(后金)第一次决战
一、明军分进合击
二、后金各个击破
三、明朝失败的原因
四、战后双方力量的对比
第三章 开原铁岭争夺战
一、后金进攻的新策略
二、明失开原、铁岭
三、熊廷粥经略辽东
第四章 辽沈大战
一、后金发动辽沈之战
二、辽沈之战的重要战役
三、明军的战略退却
四、后金进占辽沈地区
第五章 辽西辟战场
一、明廷决策守辽西
二、西平堡血战
三、后金不战取广宁
四、熊廷弼、王化贞被逮
第六章 宁远城下的鏖战
一、守御山海之争
二、明部署宁锦防线
三、袁崇焕誓守宁远
四、明军凭坚城用大炮获胜
中编
明、清(后金)的战略相持(1627-1643)
第七章 宁、锦对峙
一、后金对明的议和策略
二、后金再次攻宁锦
三、明获“宁锦大捷”
四、大凌河围困战
第八章 后金千里奔袭
一、突袭北京与用问
二、攻占关内四城
三、宣府、大同运动战
第九章 辽东沿海争夺战
一、明在辽东沿海的防御
二、后金首次攻皮岛失利
三、后金袭取旅顺
四、皮岛海战
第十章 清军深入腹地
一、京畿袭扰战
二、冀鲁消耗战
三、山东攻掠战
第十一章 松、锦之战——明清第二次决战
一、战前的部署
二、清军包围锦州
三、松山决战
四、两次决战之比较
五、明朝被迫求和
下编
清朝消灭南明的战略总攻击(1644-1662)
第十二章 清军进关
一、明朝的崩溃
二、诱胁吴三桂乞降
三、山海关激战的决定性胜利
第十三章 清军攻灭弘光政权
一、入关后清朝面临的军事形势
二、弘光政权的布防
三、清军进入南京
第十四章 清军南下
一、鲁王政权的覆灭
二、唐王政权的覆灭
三、绍武政权的覆灭
第十五章 清对明的最后胜利
一、农民军与南明残余势力的联合
二、永历政权的抗清
三、清军活捉永历帝
附录:明清(后金)主要战役一览表


前言
     我们愿以<明清战争史略>这部著作呈献给历史爱好者和史学专 家,如使大家感到浓厚的兴趣,那在很大程度上是明清战争本身具有引 人八胜的魅力。明、清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最后两个朝代,明清战争 与这两个王朝的兴亡有直接关系,并且也和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 大起义交织在一起。这场波澜壮阔的持久的战争,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 必然规律,也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中华各族人民的无数英雄 和广大群众在这场战争中献出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影响了战争的进 程,左右了战争的局势。学习和研究明清战争史,可以汲取各种有益的 经验教训,同时,也能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国内外迄今尚无一 部明清战争史专门著作出版的情况下,我们撰写了(明清战争史略), 即期望以绵薄之力填补这项空白,适应时代的需要。

     明清战争起自1618年后金与明朝在抚顺首次交锋,止于1662年 清军活捉永历帝,南明最后一个政权被埋葬。这场战争历时近半个世 纪,其间大战、小战交替发生,从数十、数百人的武装冲突,发展为 千万人的激战,再扩大到几十万人的殊死搏斗。它既有平原旷野上的往。

    来冲杀,也有坚城之下壁垒森严的鏖战,从运筹帷幄,到决胜千里,规 模之大,斗争之复杂,战局之多变,皆为亘古所少见。<明清战争史略) 以时间顺序为经,以战争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为纬,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全 面系统的纪实和必要的剖析。

     为了使脉络清楚,层次分明,我们把整个明清之战划分为三个大的 阶段,就是从清(后金)在辽东发动战略进攻开始,中间经过明、清 (后金)在辽西的一段相持,然后转入清朝灭亡明朝及南明的战略总攻 击。具体内容则是分述各个主要战役。诸如萨尔浒之战、松锦之战两次 大决战,辽沈之战、扬州之战等规模大小不同的战斗,都作了力所能及 的描绘。山海关之战是更为复杂和极为关键的一战,又较为详细地写了 农民军、吴三桂和清朝几种势力的角逐。对在南中国,以清军为一方, 几个南咀政权联合当地义师及农民军余部为另一方的分战、会战,虽风 云起伏,变化多端,仍力争条分缕析,要而不繁。但是,尽管突出了明 清之间的战争,我们也还顾及了一些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人 心向背等,如实地反映在战争中起作用的诸多因素,力求再现当年产生 这场战争的社会根源,特别是战场上活生生的壮观场面。即使我们不可 能再身临其境,看不见刀光剑影,嗅不到弥漫硝烟,也将唤起历史的回 顾和沉静的思考。

     撰写《明清战争史略》遇到许多学术问题需要作出回答,为此,我 们在书中贯穿了如下几个基本观点: 明清战争的爆发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早在战争之前,在明代女 真各部统一的基础上,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已经崛起。他们建立了 以满族贵族为主的后金政权并逐渐发展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个政 权的统治阶级强烈要求冲破明朝的畛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明朝却 拼命要维护既得的利益,不允许后金的背叛和分裂,尤其不能容忍他们 迫京师,危社稷。这种尖锐的对立及其发展必然激化为武装冲突,明清 的长期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明清战争的性质从根本上说是战争的双方争夺对全中国的最高统治 权。战争的双方,一为清朝, 为明朝,间或涉及第三者农民军政权。

    这三个政权建立的背景很不相同,而且各具特色。但是他们作为中国境 内的政权,也有些共同的特征。主要的明朝和清朝都是多民族的国家政 权,而且都是封建性质。因此他们之间不管怎样你争我夺,绝不是什么 民族战争,归根结底只不过是由谁来完成统一全国的问题。战争爆发 时。清朝(后金)以“七大恨”誓师,发动对明朝的进攻,当时带有一 定的反抗明朝封建压迫的性质,进到辽沈以后情况就变化了,清朝(后 金)这时已经与明朝争夺地方统治权了。他们大谈:辽东原非我有,乃 天所赐,岂有退出之理!经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清朝进一步提出问鼎北 京、统一中原的斗争目标。山海关一战,打败了李自成农民军,有了吴 三桂的乞师。在借口“为尔报君父之仇”的名义下,坚决反对明朝残余 势力恢复失去皇帝宝座的任何企图,逐步把统一的夙愿变为现实了。

     明清战争与明清两个朝代的兴亡同步进行。清朝崛起之时,正是明 朝衰亡之日。不可否认,这场战争是明清改朝换代的基本手段,战争的 结果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特别是李白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打 击了封建的黑暗统治,直接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为清朝以武力实现全 国的统一扫除了一大障碍。农民军起到了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是个伟 大的贡献。当世界已经迎来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时,中国虽然还是一 个封建王朝取代另一个封建王朝,但是由于清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毕 竟避免了国家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有利于国力的增强和抵抗西方 殖民主义者的东侵。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这是很有意义的。

    当然,任何战争都会有破坏,明清之战也不例外。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 生产力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明清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战争中比较典型和突出的一次武装斗 争。在这场战争中所运用的战略策略多为其他战争所不及,有丰富的历 史经验教训。一个原来后进的僻居一隅的清朝(后金),能破关斩将, 争城夺地,节节胜利,首先是他们一直随着战争态势的千变万化,采取 有战必胜的战略策略。对方分兵合击,他们就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对 方聚兵会战,他们就包围打援。对方固守城池,他们又离城远驻,反攻 伤不着,想逃逃不了。所有这些,使他们经常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其次 是清朝为配合作战的需要,在政治上不断吸取明朝直接统治下的地区的 先进制度和文化,建立具有自己特点的各种制度。他们进入辽沈地区以 后,就很快抛弃了原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迅速地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这种积极的上进精神,总是激发他们打进攻战。第三是清朝非常注意争 取民心,极力动员更多的人参与他们的战争。除了发布大量的文告宣扬 自己“进攻有理”以外,还建立一些制度,招抚大批汉人、蒙古和北方 少数民族站到清朝一方,对他们之中有为之士以高官厚禄进行笼络,有 的直接参与机务,出谋划策,也有的用为统率千军万马。明清战争的结 果,清朝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这和他们多谋善战颇有关系。而对比之 下,明朝腐败不堪,软弱无能,既缺少主动精神,总是被动挨打,又没 有改弦更张的勇气,抱残守缺,因循固执。虽然他们有广大的幅员。猛 将如云,雄兵百万,粮草山积,但是经不住八旗劲旅的袭击,人不能尽 其才,物不能尽其用。屡战屡败,凡能征惯守的名将非斩首则弃市,无 一善终。养兵百万,徒费粮饷,而且骚扰地方,早就有“生于辽不如走 于胡”之说。这些都从正反两个方面给我们以借鉴。
     (明清战争史略>是我们通力协作的成果。我们的分工是,孙文良: 第一、二、三、四、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各章及序言:李治亭:第 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各章及明清主要战争一览表。初稿写出 后,孙文良、李治亭又作了全书的统编和最后定稿。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单位和许多专家朋友的支持与帮助。
    辽宁大学刘志超同志绘制了全部战争示意图。沈阳故宫博物院李仲元, 锦州博物馆刘谦,山海关文馆所郎福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谢中凡,广州市博物馆李穗梅,肇庆市博物馆谢子熊、何究明,辽宁大 学陈海元、张文毅,解放军某部王成志,辽宁省档案馆关克笑等同志提 供了珍贵照片。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努尔哈赤(Nurgaci)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1583年时已 二十五岁。他出生于女真奴隶主贵族之家。他的起兵不同于反封建的农民 起义,但的确别有一番苦衷。

     这位被后世尊为清太祖的努尔哈赤,其先人在明朝一直是忠顺的臣 民。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生逢元末明初。元时,被任命为斡朵里万户 府的万户,明初由万户升为建州卫都指挥使。…此人是努尔哈赤先祖中最 早在明朝做地方官的。永乐十年(1412)明朝设立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 又是这个卫的第一任指挥。在清朝,他被迫尊为肇祖原皇帝。努尔哈 赤的曾祖福满,清代比较早的文献记载他时,总在名字前加“都督”二 字,称“都督福满”,看来他也做过明朝的地方官。他被追尊为兴祖直 皇帝。

     和努尔哈赤起兵有直接关系的是他的祖父觉昌安(明人称为叫场)、 父亲塔克世(明人称为他失)。清代文献称觉昌安“素多才智”,率领兄 弟子侄,制服了苏克苏浒河(今苏子河)以西二百里内的各部落,振兴了 努尔哈赤一家在女真诸部中的威势。明朝曾任命他为建州左卫都指挥 使。保存至今的明代辽东残档记载着这位时称叫场的“买卖夷人”,于 万历六年(1578)三次到抚顺马市进行交易。每次都以他为首,带领二十 几人或四十几人,受到明朝的抚赏。此人也曾帮助李成梁捕杀了对明朝 不顺服的建州右卫首领王呆。塔克世的事迹不突出,努尔哈赤后来说 女真部落图伦城主尼堪外兰曾是塔克世的属下,就此看来塔克世也是个有 相当地位与权势的人。清朝追尊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 帝。当许多女真部落首领与明朝对立并酿成大战时,觉昌安、塔克世父子 却是明朝的忠诚卫士。如果把当时的女真分为亲明派与反明派,努尔哈 赤的祖先无疑是属于前者。问题也就因为两位亲明的女真首领却被明军 杀害而出现。

     原因是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建州右卫都督王杲被捕杀后,其子 阿台坚持反明,纠集阿海等,分兵两路,深入内地,进犯沈阳,前至城南 浑河。明镇守辽东总兵官李成粱奉命急驰至虎皮驿(今沈阳市苏家屯区十 里河乡)援救。阿台受到挫折,竞纵所部千骑掠抚顺城边浑河口一带。李 成梁深恶阿台,感到“此逆雏在,辽祸未怠”。在尼堪外兰的唆使下,决 心斩草除根。他率领辽阳、广宁的明兵,从抚顺王刚台出塞百余里。直 捣阿台老巢古勒寨(今辽宁省新宾县上夹河乡胜利村),而以别将攻阿海 寨,并以号带约尼堪外兰与其配合。李成梁听说阿台的女婿是塔克世,觉 昌安的孙女是阿台的妻子,此役便派二人作向导。古勒寨依山而建,山 势陡峻,三面壁立,下设壕堑,阿台防守极严。阿海寨很快被攻克。李成 粱调集两路兵合攻阿台寨,屡攻不下。而且阿台多次出城突围,尽管没有 取得成功,倒也使明兵受到很大伤亡。李成梁嗣此对投靠他的尼堪外兰迁 怒,欲置之死地。一心想成为女真满洲部首领的尼堪外兰惶恐万状,自告 奋勇,愿到城下招降。他到了那里大喊:“天朝大兵既然来进攻了,难道 能不胜而归吗?你们杀了阿台投降吧,太师有令:谁能杀阿台,谁就当这 个城的城主!”明军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最后终于逼着城内的人射杀了 阿台,以城投降。城被攻下之后,李成梁诱使城内男女老少出城,尽数屠 杀。尼堪外兰就在这混乱之中,挑唆李成粱杀了觉昌安和塔克世。经过 明朝的这次捣巢之战,盛极一时的王果及其子孙几乎被斩尽杀绝。王果、 阿台的相继败亡,给努尔哈赤的崛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机会,只是那个尼 堪外兰从中作梗,给努尔哈赤的前程增添了障碍。形势是富有戏剧色彩 的,努尔哈赤的确也算得上是个技艺高超的演员r。

     觉昌安、塔克世之死,在明朝统治女真方面并未引起很大反响。他们 承认此二人是被“误杀”,不过作些例行公事的处理而已。但是此二人如 此突然去世,于努尔哈赤的关系就很大了。这不仅夺去了他两位亲人的生 命,使他一朝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而且对家族、对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都 有巨大的影响。他的心灵创伤是深刻的,绝不肯善罢甘休。事后他责问明 朝:“祖、父无罪。为何杀之?”答:“你祖、父之死,实系误杀,所以 归 还了尸体,仍给你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又给了都督敕书。”明朝这 样坦率答复,自认为处理妥善,给了优厚的待遇。事实证明,他们的这种 想法完全错了。

     努尔哈赤不满足明朝的这些恩赐。他决心起兵复仇,消灭尼堪外兰。

    他被时代推上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政治舞台。努尔哈赤早期的经历很有些传 奇色彩。如说他曾在李成梁身边做过书童;或说隶其麾下,历经战阵;或 说俱与出入京师,颇知内情,等等。较为可信的资料仅仅说他从小聪 明伶俐,体格健壮,练就一身骑射武艺;遭继母嫉妒,十九岁那年分家另 过。得到很少财产,走上了艰苦的独立生活之路。他喜欢读《三国》、 《水浒》等中国古典名著,精通女真、蒙古、汉等多种民族语言文字。

    到过长白山采参,也往来抚顺马市贸易,广泛地接触社会实际,丰富了他 的知识和经验。面对眼前的现实,他表现了深邃的洞察力和高度的分析 力,并能采取果敢的行动。他把握了当时的形势,一直处于主动地位。

     在祖、父死于兵火之后,努尔哈赤与其弟速尔哈赤回到本部落,接受 明朝的任命和赏赐,尽量消除明朝对他起兵的阻挠和干涉。努尔哈赤很策 略地提出:“杀我祖、父之事,实是尼堪外兰的挑唆,只要把他交给我, 我就甘心了!”明朝边臣不但不答应他的要求,而且威胁说:“你祖、父 之 死,是因我兵误杀,给你敕书、马匹,又赐以都督敕书,此事已经了结。

    现在你又这样提出要求,我们可要帮助尼堪外兰了,在嘉班筑城,让他当 满洲国主。”这给刚刚点燃复仇之火的努尔哈赤泼了一盆冷水,使他立 刻陷入困境。当时女真人都相信明朝边臣的话,纷纷归服了尼堪外兰,以 为有明朝支持,此人一定会得胜。连努尔哈赤本族的一些人也有这种想 法。他们在神主面前发誓,杀掉努尔哈赤,归服尼堪外兰。至于尼堪外兰 本人,更是不可一世,直接向努尔哈赤挑战,强迫他投降自己。努尔哈 赤沉着冷静,不被来势凶猛的政敌慑服,斥责尼堪外兰说:“你原来是我 父亲的属下,现在忽然让我服从你,难道有百岁不老的人!”他认为不久 的将来就能战胜尼堪外兰,所以不肯屈服。恰巧就在这个时候,苏克苏浒 河部内有些小部落首领很不满意尼堪外兰这样向明朝递送情报,整本民族 的人。他们说,与其仰赖尼堪外兰之流,不如跟着努尔哈赤奋斗下去。努 尔哈赤见有本民族的部众投奔,非常高兴,杀牛祭天,和他们共同对天发 誓。起兵复仇之火从此越烧越旺。P4-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