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help the Manchus find their place in the world and to introduce the Manchus to the world

Translate

Flag Counter

网页浏览总次数

搜索此博客

热门帖子

2013年6月30日星期日

滿族文化民俗面面觀 (以滿洲吉林省烏拉街為例)



 (伊爾根覺羅*連博編輯整理)满洲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简称乌拉街镇)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全镇西临松花江,幅员面积188平方公里,乌拉街镇现有27个行政村、1个街道、总人口7.1万人。“乌拉”是满洲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为“沿江”。乌拉街原称布拉特乌拉,是明朝属地。明朝建立后,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羁縻政策,因而在乌拉街所在地设立乌拉卫。明代中叶,海西女真势力逐渐崛起,其中乌拉部相继吞并了附近的女真诸部,建立了乌拉王国,以乌拉街为都城。后乌拉国屡与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争斗。1613年,努尔哈赤灭乌拉国,并在这里养精蓄锐,向中國进发,继而得天下。

因此,清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不久,就封禁乌拉街方圆五百里,把它尊为“本朝发祥之圣地”。清顺治十四年,乌拉古城设立了打牲衙门,负责向皇家供奉东北特产,和苏州、南京和杭州一起,成为清朝贡品基地之一,赢得“乌拉城远迎长白,近绕松江,乃三省通衢”的赞誉。乌拉街镇是满族主要发祥地之一。远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就生活在这里。乌拉街镇历史悠久,古迹传闻众多,曾是明朝海西女真乌拉部及清朝三大贡品基地之一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进贡土特产品的经济特区)所在地。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这里留下过战迹、足迹、墨迹。被清王朝封为“本朝发祥之地”,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之说。

清國征服中國前,后金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就着手筹建打牲乌拉城,编旗拨户,成立打牲“上三旗”了。自清顺治十四年(1657)农历三月初五日开始,改“乌拉地嘎善”为“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使其成为全国“四大朝贡基地”之一。截止1911年清王朝终灭,打牲乌拉朝贡计255年。乌拉街镇位于吉林市北部"二松"冲击平原上,幅员面积是188平方公里。全镇生活着满、汉、朝、蒙、回等8个民族。共有人口71200人,其中农业人口58000人,非农人口13200人,镇政府所在地人口15100人,乌拉街满族镇的水资源十分丰富,松花江在镇内流程29公里,张老河在境内流程29公里,流经富尔、万家等14个村,充足的水资源为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矿藏资源有沸石、磁石、珍珠岩、澎胀土等。有旅游资源,乌拉街镇曾是满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曾是明朝海西女真的扈伦四部之一的乌拉部治所,也是清朝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所在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乌拉古城遗址、白花点将台、圆通楼、后府、保宁庵,魁府,萨府等。乌拉街镇满族民俗风情浓郁,闻名省内外,其中满族文化、萨满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乌拉街镇种植业历史悠久,农业特色突出,是吉林市的蔬菜基地。这里拥有百亩中华寿桃园、千亩奥运苗圃、万亩无公害蔬菜园区、七大特色农业基地。乌拉街的大白菜、大蒜、小毛葱等农产品闻名国内外,乌拉白小米更是清王朝独一无二的“贡米”。下面就詳細說明烏拉街滿族文化民俗的方方面面~~~




之一 海东青一直在翱翔

  一大早,吉林市乌拉街镇的鹰把式汪经宏便带着他的“宝贝”们进了山林里。大约一个小时功夫,汪经宏左手拎着一对野鸡,右手拎着一只野兔,笑呵呵地从山林里走了出来。他的“宝贝”们就蹲在他的肩膀上。

  这些“宝贝”就是海东青。

  海东青,其实就是猎鹰。《契丹国志》中曾提及:“女真东北与五国为邻,五国之东接大海,出名鹰,自海东而来,故名海东青”。

  鹰作为狩猎工具,可以追溯到唐代。到了明清时期,便有满族人以其为职业,成了“野鸡差”和“鹰手”。

  据汪经宏描述,海东青在追捕大型猎物时,会闪电般飞离主人手臂,直扑猎物头部。它们锋利如钢钩般的爪子紧紧抓进猎物皮肉,趁其尚未回过神,迅速将其双眼啄瞎。奔跑中突然失明的猎物往往就一头撞死或者撞伤在树上,此时主人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猎物。而对于野鸡、野兔之类的小型猎物,海东青可以直接将其抓到主人身边。

  海东青攻击猎物时,和主人可以配合得天衣无缝。但海东青训练起来却也颇为费功夫,光训练步骤就分为蹲鹰、熬鹰、过拳、跑绳等好几个。汪经宏说,为了捕到好的海冬青,猎人们会在山坡上找一片开阔地布好鹰网,拴上一只活鸡(最好选择色彩较为鲜艳的公鸡)作诱饵,自己则蹲在附近,手拽连结鹰网的拴绳,鹰网落下时即将鹰罩住。鹰捕到了,把它缚在鹰架上,几天几夜不让它睡觉,这叫“熬鹰”,以此磨掉它的野性。接着驯鹰,通过喂食,使它与主人建立感情。待鹰逐渐习惯站在主人臂肘上时,主人将鹰带出室外训练,这个叫“跑绳”。反复练习后,鹰即可远飞,听到主人呼唤,又立即返回。训练一只海东青至少要半个月时间。为了让鹰能感受到主人的气味,驯鹰人还经常给鹰喂自己的唾液。如此长时间反复训练,既保持了海东青鹰眼锐利、飞翔迅捷的优势,更保证了其捕猎时机、和主人配合的精到。

  顺治14年,京师内务府在今满洲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辖区面积7000平方公里,专司采捕朝廷贡品。同时设立了“捕鹰丁”,专事负责贡鹰差事。当时的乌拉街,猎鹰文化十分繁盛,东北地区所有的贡鹰都需经此上贡至皇宫。而为了满足朝贡猎物所需,乌拉鹰猎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清帝康熙喜猎尤喜鹰,曾赋诗赞美自己的爱鹰:“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属海东青”。清帝乾隆也曾作诗《海东青行》:“鸷鸟种不一,海青称俊绝”。继康熙、乾隆之后的几代皇帝也都有喜猎和豢养把玩海东青的嗜好。

  1911年,随着清王朝的结束,“贡鹰”的习俗也就结束了。在民间捕鹰、驯鹰、放鹰的习俗也很少见了。

  然而,作为清代“捕鹰丁”基地的乌拉街却很好地保存了鹰猎文化,至今仍有不少人在世代传承着这一习俗,既作为一种生活情趣,也可以通过鹰猎补贴家用,最重要的是,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一习俗的巨大文化价值,保护鹰猎文化思想正渐渐深入人心。

  前不久,作为乌拉鹰猎文化的一个代表,渔楼村成为了吉林省第一个鹰猎文化保护传承基地。而在渔楼村之外,在广大的古乌拉大地上,还有更多的海东青在翱翔。







之二 嘎拉哈声还在响曳

  提起“嘎拉哈”,恐怕大多数人都对这一词汇感到陌生,甚至不知道它是动词、名词、还是形容词。然而,对于满族人来说,这个词语太亲切了,至少对于二三十岁以上的人是这样的。

  那么“嘎拉哈”究竟是什么意思?“嘎拉哈”在满语中指动物的后腿膑骨,就是连接腿骨和胫骨的那块骨头。通常见到的嘎拉哈是猪、羊、狍子等的膑骨。“嘎拉哈”游戏是满族人发明的,在满族中十分普及,不分男女老幼都可参加。

  前不久,乌拉街满族镇中心校组织了一次“嘎拉哈”游戏比赛,有超过百名学生参加了游戏,不少学生身手敏捷、动作灵活,足见平时经常玩这种游戏。据组织此次活动的老师表示,比赛目的在于让一代代满族人能够记得这些容易被忽视的本民族文化,希望更多的民族文化现象得以传承下去。当然,这种游戏也能对学生的学习压力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有益参与者的身心健康。

  玩嘎拉哈的人通常把嘎拉哈叫做“子儿”,以四个子儿为一副,可多副一起玩。每个嘎拉哈有四个面,根据每个面形状的不同,分别叫做“针儿、轮儿、肚儿、背儿”(音)。嘎拉哈的玩法有很多种,最为普及的有两种,一种叫“欻(chua)嘎拉哈”,一种叫“弹嘎拉哈”。欻嘎拉哈,通常还要配一个小布口袋,布口袋是由六块布缝合而成,大小不同,一般比拳头小,里面装上粮食或是细沙,装绿豆的口袋最好用。玩的时候只能用一只手,先把一副嘎拉哈随意甩在地上,用手抛起口袋,快速用手指尽量把四个嘎拉哈都摆成特定的某种形状,接住口袋。根据摆放的嘎拉哈的形状不同,得的分数也不同;然后再次抛起口袋,快速把符合标准的几个嘎拉哈抓在手里,接住口袋……直到失败为止,再换一个人玩。失败的标准是抓嘎拉哈的时候碰倒不需要抓的那个,或抓起嘎拉哈没接到口袋。弹嘎拉哈则是先将每个人出的“嘎拉哈”集中在一起,散在炕上、桌上或者地上,然后挑选同类的嘎拉哈相弹,如是背即弹背,是轮的即弹轮,两个相撞后,选其中一个捡出归己。如弹时碰到了第三者或未弹中,为之失败了,由第二人再弹剩下的“嘎拉哈”。

  关于嘎拉哈曾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大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大儿子金兀术从小任性淘气,习文练武,一事无成。阿骨打决定让金兀术到松花江畔的深山老林中学艺。金兀术路遇仙人,指点他如果能追上一只泡子,取来它的嘎拉哈,他就能成为最灵巧的人;如果射死一只野猪,并取来它的嘎拉哈,就能成为最勇敢的人;如果扎死一只熊,并拿来它的嘎拉哈,就可以成为天底下最有力气的人。后来金兀术做到了,并且真的如仙人所说,在大金国声名鹊起。女真人各家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就把各种嘎拉哈收集起来,让他们朝上扔着玩,后来成人也参加了这一游戏。于是“嘎拉哈”游戏就成为了满族传统的体育和娱乐活动。

  如今,人们谈起嘎拉哈游戏,大约都是在回忆二三十年前的事了。随着人们娱乐活动种类的增多,嘎拉哈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好在,乌拉街的人们还较好地延续着这种满族文化现象,通过不定期的举办嘎拉哈游戏比赛,将其传承了下来。如今,走进乌拉街,很多人家里都还保留着或多或少的嘎拉哈,即便搬了新家,即便有了新的娱乐选择,最终还是舍不得丢弃。




之三 靰鞡鞋正等待拯救

  来到吉林市的游人常常会去座落在乌拉街和吉林市内的几处“鞋铺”老作坊参观,兴致来了,就买上几双带走。当然,这儿的鞋,已不是穿在脚上的真鞋,而是作为一种参观和留作纪念的民间玩具鞋子存在。这种鞋叫靰鞡鞋。

  很幸运的是,在乌拉街镇前阿拉村皮匠刘启波家的仓房角落里,我们见到了一双落满尘灰的真正的靰鞡鞋,据说,那是刘启波十几岁时穿过的。如今,刘老已经年近八旬。作为一名至今仍在以做皮活维持生计的皮匠,他对于靰鞡鞋的制作工序已经模糊,只能说个大概。毕竟几十年没有做过了,他主要只做皮制马具。

  靰鞡(wula)是满洲民间用牛皮做成的一种鞋子。靰鞡出自满语,是指北方满族先民发明并制造出的一种鞋子,叫“靰鞡。因这两个字不好写而常常写成“乌拉”。

  关于靰鞡鞋名字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 有一年,清帝乾隆东巡来到乌拉地区,对当地百姓脚上用一块动物皮裹着感到好奇,询问之下,知道是作为鞋子之用。乾隆遂随口说,“此鞋独到奇特,又倍受边民喜爱。既然没有名字,干脆就叫它乌拉鞋吧。”因“乌拉”是地名,而这种鞋又是皮革所制,所以就以“靰鞡”二字来代替。
  大抵因关东一带十分寒冷,冬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摄氏零下35℃~42℃左右,高寒地带无霜期仅有120天左右,作为主要防寒用具之一,靰鞡鞋应运而生。用厚厚的牛皮缝制,鞋面抽成一圈均匀的褶儿,在褶儿的后面有一个向上凸起的舌头,鞋口周边再窜上细细的牛皮带子。

  刘启波介绍说,靰鞡鞋分两种,即大褶靰鞡和小褶靰鞡。大褶靰鞡产于乌拉街一带,一般是8个褶。小褶靰鞡产于辽宁海城的牛庄,一般是10个褶左右。靰鞡的鞋底舒软,冬天走在雪地上不起“丁脚”。所谓“丁脚”是指在雪地里长时间行走,鞋后跟上冻起的冰土疙瘩。冬天北方在外作业的人,最怕鞋子下边长“丁脚”,走路发滑,抓不住路。而穿靰鞡就不打“丁脚”并且不伤脚踝,不勒脚趾。又由于鞋里塞进了足够的靰鞡草,既暖和、且舒服,还不易长脚气,是东北民间人人喜爱的一宝!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的极大改善,几乎已经没有人再穿靰鞡鞋了。关于靰鞡鞋的制作,在它的发明地也几乎已淡出人们的意识,靰鞡鞋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好在,人们已经开始关注靰鞡鞋的存亡问题,着手学习制作迷你靰鞡鞋纪念品,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副产品,向游人供应。如此,即便无法恢复其使用价值,但作为纪念品,其历史文化价值总算还可以得到发掘,并且作为一种满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可以得到传承。只是,这样的靰鞡鞋学习制作还没有形成规模,甚至大多是个人行为。靰鞡鞋能否走得更远,还有待地方政府的进一步关注与扶持。




之四 快把鞑子秧歌扭起来

  一支极其普通的民间艺术队,不仅经常应邀参加一些全国性赛事,更在2009年获得了央视3套大型晚会一等奖。他们给出的总结是:勤加苦练固然是必不可少,最关键还在于用一次次演出传承了这样一种少数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是真正的做到了将文化与艺术相结合。

  这个艺术队就是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赵城海带领的“打牲乌拉满族民间艺术团”,他们获奖演出的内容就是乌拉满族秧歌。

  乌拉满族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满汉文化交融的一种舞蹈。秧歌的基本舞步是,男女走“吉祥步”。有“文舞”和“武舞”两类,文舞主要有“拜寿”、“求婚”等场面;武舞主要有巴图鲁出征和狩猎习俗的鹰舞。通过用唢呐、大鼓、钹、尼玛琴等乐器伴奏,集“扭、逗、浪、欢”于一体,充分体现了秧歌这一艺术形式的特点,同时也融进了乌拉地区传统狩猎习俗和崇文尚武的风韵。

  赵城海的太爷爷赵洪仁在清朝时期就组建有满族秧歌队,经常去县衙演出。传至赵城海已经是第四代了。可以说,赵城海是出生在满族秧歌世家。

  1992年,赵城海遭遇下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一个由10来个老太太组成的小秧歌队。出于喜好,他便主动加入了队伍。作为满族秧歌“世家子弟”,赵城海凭借娴熟精湛的表演,很快就成为了小秧歌队里的“头儿”。也是由于他的加入,秧歌队的活力大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不久,这支队伍就壮大到了40多人。

  随着秧歌队越舞越红火,越办越正规,经大家商议,索性成立了“打牲乌拉满族民间艺术团”,赵城海被推选为“团长”。成立艺术团固然是好事,但也面临诸多困难。缺乏练习场所,缺乏训练经费等等。秧歌队里的队员姜凤如主动将自家经营的饭店楼上200多平方米的经营空间空出来,作为大家的排练场地;队员李慧如慷慨捐出了为女儿准备的6000元嫁妆钱……就这样,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秧歌队逐渐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团体”,不仅走出了北方小镇,更走上了央视的舞台。

  10多年来,这支满族秧歌队自编、自导、自演了多个节目,其中很多节目非常优秀。他们的演出曾先后获得“千台村”杯满族秧歌邀请赛最佳创作奖,北京“御苑杯”秧歌大赛最佳原生态奖,黑龙江省阿城满族秧歌邀请赛最佳表演奖、原生态奖、最佳创作奖等。

  2008年,赵城海被确定为吉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拉满族秧歌)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去到乌拉街旅游,还经常可以见到这支小有名气的民间秧歌队伍在进行表演。他们用自己的热爱与执着,将乌拉满族秧歌这种民族文化形式传承了下来,并且正在努力向世人展示它的魅力。而更值得欣慰的是,在乌拉这片土地上,更多的满族秧歌队伍正在萌生、壮大。


之五 端午都染红指甲

  端午节从来也不是满族人的节日,更不要说什么传统节日了!!尽管如今的指甲油品种繁多到足以让爱美的女孩子眼花缭乱,但每每汉人端午节之际,有这么一个地方,那里但凡喜欢染指甲的女孩子,都会选择同一种染甲方式,都会选择染同样的指甲颜色。那个地方就是吉林市的乌拉街满族镇,他们的染甲方式叫“包红指甲盖儿”。

  端午节 “包红指甲盖儿”是吉林乌拉一个古老的习俗,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包红指甲盖儿,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染指甲。但它却与现代的染甲方式有很大差别。数百年前,没有指甲油,爱美的乌拉女子发现了一种可以作为染料的草,这种草叫“芨芨草”。据老人们说,只有端午节这一天,芨芨草才能把指甲染红。这话是真是假,没人知道,但大家一直就这样传承下来。每到端午节前一天,也就是农历五月初四的早晨,乌拉满族的女孩子们就会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踩着晶莹的露水珠,到野外去采集芨芨草。芨芨草多生长在水沟边,或阴湿的山谷间,叶子肥大,杆笔直而粗壮,水灵灵的,根部透着紫红色,很容易辨认。

  回到家后,把芨芨草掺上白矾,捣成泥状,用一种俗称“老母猪耳朵”的植物的叶子包好,放在阴凉的地方。到了晚上,就着灯光,把芨芨草碎泥一小块一小块地摊在指甲上,再用另一种叫“娘娘叶子”的植物叶包严,分别用细线系紧。这时,一个个小指头都变成了一个个小“榔头”。之后,女孩子们需要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地钻进被窝,尽量做个甜美的梦。

  包红指甲盖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遭罪,因为睡觉时一不小心,指头上的“染色包”就会被弄掉,功亏一篑。所以,一晚上恐怕都睡不好觉。有的女孩子更“臭美”,不光包手指,还包脚趾。

  但是,不是每个指甲都包。两个食指是不包的,用当地人的解释说,那是留着“看家打狗”用的。

  第二天,也就是端午节的早晨,女孩子们会早早地起来,把指头从“娘娘叶子”里抽出来。此时的指甲已经变得鲜红艳丽,漂亮极了。

  整个染甲过程实在是既繁琐,又费时间。但乌拉街人却坚守着这一既繁琐且费时间的方式长达数百年之久。即便平时大家也使用各种各样的指甲油,但每年的端午节,大家都会心照不宣地选择用这种古老的方式打扮自己。用乌拉街人的一句话说:我们享受的是这一过程,是节日这一天里乌拉满族人特有的文化氛围,而不是单纯为了满足爱美之心。




之六 揭开萨满神秘面纱

  萨满祭祀,古远神秘。萨满身穿神衣、头戴神帽、腰间系铃,手执抓鼓,一边唱满语神词,一边打鼓,一边舞蹈,一边摇动腰铃……乌拉街满族镇萨满文化,作为世界萨满文化重要的一支,如今已经展露出其绝世的风韵。萨满研学者们神奇的发现,这片满洲土地简直就是萨满文化的“活化石”。

  提到乌拉街萨满文化,有一个人绝对不能不提,他就是年逾古稀的萨满文化保护者张荣波。

  张荣波家祖辈一直住在乌拉街满族镇,祖上是满族陈汉军。他的爷爷张瑞臣是乌拉街张氏家族的“穆坤达”(族长),每年萨满祭祀仪式都是在他家举行。张荣波从小就目睹了萨满祭祀仪式的整个过程。

  萨满祭祀活动中,最主要的就是念神词。尽管神词大多是教人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倡导和谐,但各家族的神祠都有所不同。有些家族的神祠长达数万字。
  一方面是喜好,一方面是对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出于对自家萨满文化可能消失的担忧,张荣波觉得自己有义务为保护萨满文化出一份力。于是,他决定先从整理自家的神词入手。

  整理神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家这一陈汉军萨满坛班大察玛所念的神词约有6万多字。因为以往萨满祭祀仪式的内容都是口口相传的,并没有形成文字。而一直作为大察玛的张荣波的父亲对于不少神词只大概知道读音,并不知道是哪些字。这给张荣波带去了不小的困难。他用了十几天时间,从父亲那里大致记下了全部神词,但好多模糊的地方还有待求证。

  张荣波寻访了乌拉街满族镇懂得萨满文化的老老少少,路途近的,他就一趟趟不厌其烦地登门拜访,路途太远的,他就每天打电话询问。晚上睡觉时,他在枕边总会放上纸笔,想起什么,就随时记录下来。

  张荣波听说同镇杨屯有个叫孙凤福的人,也是个大察玛,就利用午休时间骑自行车去找他。孙老慷慨地把自己了解的萨满内容全部告诉给了他。另有一位大察玛杨志云老人,年近九旬,看到张荣波对萨满文化十分感兴趣,又致力于传承萨满文化,老人非常高兴,一连很多天都跟张荣波讲诉萨满的事情。有时一聊就是一天。张荣波常常就带着青菜去杨志云家,中午甚至晚上都在他家做饭吃。

  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张荣波基本确定了神词中的每一个字,终于完成了父亲和他自己的心愿。一本6万多字的吉林乌拉街满族陈汉军察玛神本,后经专家认定内容完整无误。

  除了整理自家的神词,张荣波还保留了大量的萨满音乐和萨满影像。这些资料对于萨满文化保护与研究都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

  在乌拉街,尚且保留萨满文化的除了张荣波家,还有不少家族。可以说,乌拉街的萨满文化氛围还是比较的浓厚。当地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也在关注萨满文化,并且已经将萨满表演作为一个旅游精品,纳入了乌拉街未来发展规划。届时,萨满仪式将不再以神秘姿态面对世人。







之七 抬着花轿迎新娘

  今年2月21日,两个高大壮实的小伙子肩扛着一顶朱红色花轿,伴着一长队披红戴彩吹吹打打的古装乐队,一摇一摆地穿过车水马龙的现代城市,像万绿丛中一枝咋放的红花,特别抢眼。

  那是家住吉林市乌拉街的一个姓张的小伙子在迎亲,他以乌拉满族传统的方式向新娘表达着深深的爱意。

  如今,用花轿迎亲几乎已经见不到了。即便偶尔能得一见,也往往只是一个变了味儿的简化的形式,完全没有了满族婚俗的模样。而在乌拉街,如果幸运,还真能见到原滋原味的满族式婚礼。

据乌拉街年长的人介绍,乌拉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是很复杂的,基本要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前后算下来,时间可长达数月。

  所谓通媒,就是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待两家都同意后,便需放小定,即男方家向女方家赠送诸如如意、钗钏等作为定礼。之后,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男方家及其亲戚赶去女方家问名,女方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即便心里同意,也需先再三推谢。男方家则要坚持求婚,直至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定下婚事,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

  定婚后需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及一定的钱财,也就是彩礼。

  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到男方家里,俗称“过箱”。新郎要在“过箱”后尽快赶去女方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会遇到新娘出嫁的彩车。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新娘至新郎家,需改乘花轿。待花轿落地,新郎要取出自家的弓箭,向花轿虚射三箭,以图吉利。新娘蒙着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下天地桌,新娘要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新婚夫妻需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

  在婚日的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女方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面对如此复杂的婚俗,难怪如今的人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汽车而扬弃花轿。但作为传承已逾千年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深厚的历史内涵与不菲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尊重与保护。

  花轿已经推出了历史舞台,只在乌拉街这片满族发祥之地上还偶尔能得一见,这是何其弥足珍贵的活的历史。


之八 历史故事“说部”停

 石文炳,满族,出生于1942年,退休教师,一生致力于满语地名传说故事的采集和整理,20多年的时间里,徒步走遍了吉林地区的村屯社区,写出了20多万字的《吉林乌拉满语地名传说》的书稿,内容十分厚实,是研究吉林乌拉满族历史变革、经济发展及民风民俗不可多得的资料。

  “当时,白花公主正打算休息,一听到这消息,登时火冒三丈……”打牲乌拉第十三任总管“云生公”的曾孙女赵清兰老人一有时间,就坐在老家的炕头,有声有色地跟家人讲着《白花点将》的故事。有时,应了外人的邀请,他也会不厌其烦地讲这个故事。尽管已年过九旬,但只要一讲起满族说部,她就马上神采奕奕起来。

  在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北古城内有一座“白花点将台”,关于这个土筑高台的来历,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在松花江沿岸流传数百年之久。早在元朝时代,就有杂剧《百花亭》,明代有《百花记》,二者内容一致,表述的都是白花公主在乌拉地区筑台点将的故事。这个故事在解放前差不多家喻户晓,成为了满族说部中一个佼佼者。而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说部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知道的人则越来越少。

  满族说部,又称乌勒本,是指由满族民间艺人创作并传讲的、旨在反映历史上满族人民征战生活和情感世界的一种长篇散文体叙事文学。因为其体式与汉族民间艺人的说书形式比较接近,每部书可独立讲述,故而称其为“说部”。它是满族传统的民间口碑文化遗产,其往往以本民族历史上某个英雄人物的传奇性个人经历为主线,原汁原味而又浓墨重彩地向人们展示历史上满族人民在治理滿洲祖國,保家卫国过程中所创立的丰功伟绩。这些作品均独立成篇,但若将其连缀起来,便可以从这些堪称卓越的民间说部中,窥视到从南北朝至清末民初这1500年间,满族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历史变迁,了解到满族社会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体悟到历史上满族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他们的世界观及其价值取向。这些长篇说部雄阔、遒劲、豪迈、壮美,透露出满族人民所独有的艺术气质,具有着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是研究满族文学及满族历史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它在满族中堪称民族文化的精粹与古卉。

  而乌拉街因其作为满族发祥地,乌拉说部在时间上纵跨近三千年,在数量上不计其数,在内容上尤为精彩,这些都是其他地区满族说部所不能比拟的。只是因为常年来对说部的保护意识不足,加之这些说部基本都未曾形成过文字,能够被忆起的已经不多,而且很多说部都已零碎不堪。

  随着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满族说部文化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乌拉街满族镇政府已经开始着手收集、整理乌拉满族说部。一些民间人士也在为保护满族说部这种艺术形式尽自己的一份力。

  “现在我写了120个满族说部故事。只要是能促进弘扬说部文化,使说部从家族走向大众,我不怕累,我很高兴也很幸福。”赵清兰老人说。

  如今,在乌拉街,偶尔又可以听见有人在谈论说部的故事。我们有理由相信,满族说部还可以说得更长久。




 之九.挥不去的火盆情结

  家人顶着风雪从外面回来,或者左邻右舍相互串门,用烙铁把火扒得红红旺旺的,装上一袋关东旱烟,用火盆里的火点着,然后把手放在火盆沿口,一边拉家常,一边取暖。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在如今的乌拉街仍能看到。

  满洲的火盆有铁铸的,殷实一些的家庭也有铜铸的。往时,姑娘出嫁,娘家一般都陪送个铁火盆或铜火盆。《昔日吉林民间习俗》一书对铜火盆作了详细介绍:“大铜火盆长七八十公分,像个大洗衣盆,火盆底下是三足鼎立,放在专为放置铜火盆的油漆木雕底座口,铜火盆加口底座的高度,恰恰与一般地桌相同,都是放在南北炕的地当中”。

  但大部分满洲人用的是黄泥火盆,就是用黄泥以铁盆做模子做成的。做法是:用麻刀、兽毛搀黄泥沤沥,然后做成带腿的泥盆。泥盆在阴干过程中不断用碗渣的光滑面蹭拭,把盆外蹭得铮光明亮,干透后即可使用。到了冷天,将做饭烧柴时剩下的红火扒到火盆里,把火盆放在炕沿边口。使用火盆还有一个配套的工具——烙铁,就是一个带有长柄的三角铁块,火扒到盆里之后,用烙铁压实,这样盆里的火就可挺一天不灭。另外,烧热的烙铁也常常用来烫熨家中仅有的几样上好衣布。

  火盆主要是用来取暖。平时火炭埋在火灰里,用时则用烙铁挑起来吹几口,即可引火。因此,火盆又是满洲人保留火种的主要器具。据《满族火祭习俗与神话》中说:“吉林乌拉街满族人家过去有接火神习俗,用神火烧邪气,清宅净院,讨一年吉利。各户主人还要将院中炭火取回,埋在火盆里。主妇每天都要添火,使之常年不灭,叫‘常明火’。家人严忌往火盆里吐唾沫。这些习俗,是古代先民们重视保存火神观念的遗存。”可以说满洲人在灶堂火盆里埋火炭,除了重视保存火神外,也是崇拜火的表现,是灶堂、炉灶的变异和残留。

  其实,火盆的用途很多。昔时,每家都留有几捆麻杆,这种东西很易燃,放在地上踹几脚,然后插到火盆里烧红,拿出来用嘴一吹就起火。如此可节省许多火柴。另外,满洲的不少老年人都喜欢用长烟袋,最长的可达一米以上,也就是关东的大烟袋。火盆放在炕沿边上或炕沿前的凳子上,老年人倚墙壁或侧卧抽烟就可把烟袋锅抵到火盆里,既可把烟灰磕进火盆里,又可避免火灾的发生。

  另外,不少东满洲人喜欢用锡制的酒壶装上酒,放在火盆里加热。如此,可以一边取暖,一边饮暖酒。

  小孩来对火盆也别有一番感情。在乡下,土豆是十分普遍的。小孩子饿了,大人就捡几个土豆埋在火盆里烧,于是孩子就老老实实地坐在火盆边等待。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土豆土豆你姓刘,放个屁你就熟!”火盆里的土豆熟了的时候,里面的热气把上面的浮灰吹出个小洞来,见状,孩子们赶紧扒出土豆,果真熟了!扒了皮,吃起来别是一番香甜。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住进楼房,或者自己安装了暖气,火盆越发少见了。但在乌拉街的一些村落里,仍然能见到人们用火盆取暖或者烧土豆。不是因为落后,而是这里的人们对火盆文化有着挥之难去的情结。火盆表现出了东北人独有的地域特点、习俗民情,别有一番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之十.珍珠球看到了未来

  在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内的“吉林满族陈列”打牲乌拉展厅,有专门介绍清代打牲文化的图片和实物。其中,关于乌拉人采东珠的介绍,让人很自然就联系到珍珠球的发展。为了突出原生性、文化性和与观众的互动性,该馆组织了一支女子珍珠球队,复原了原始游戏阶段的“采东珠”游戏,采用布球、猪吹泡等原始器具,以直观的形式展示珍珠球的发展史,并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更加突显了地域文化色彩,展示了吉林地域的民族风情画卷。

  珍珠,满族称“尼楚赫”,满族人把珍珠当作光明和幸福的象征。满族先世女真人曾在松花江里采珍珠。而珍珠球就是由模仿采珠人的劳动演变而来,逐渐成为满族传统体育项目。

  珍珠球竞赛方法比较简单,双方对垒,每队出六名运动员,其中一名队员站在一端准备持网接球,两名手拿蚌型木拍的队员站在对方投球者前面拦截珍珠球,其他三名队员下“水”与投球方队员争球,夺到后把球投向自己队的持网人,而对方的持拍人又要设法用木拍把投来的球拦截回去,只有躲过对方蚌型拍的拦截,把球投入自己队的持网人网里才算得分。

  满族珍珠球是古老生产习俗的反映,它让我们很自然地回忆起珍珠球的起源和发展。游戏阶段用的是布球、猪膀胱、筐等,现在竞技使用的则是标准皮球。不同的球反映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因此,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这就意味着,保护了珍珠球运动,就是保护了传统“技艺”和“记忆”。

  2008年,珍珠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对它的传承上。在“文化”层面上,要与当地传统生产习俗共同形成珍珠球的文化空间。这就要求对原生地进行文化空间的保护,这个文化空间就是人们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规律、时间及人群。

  而历史上的吉林乌拉,是珍珠球的发源地。因此,在原生地抓队伍建设,符合非遗保护项目所必需的原生态文化空间。吉林市把保护传承的任务交给了乌拉街满族镇中心小学。为了使满族珍珠球的传承在技术上得到保证,吉林市还把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调到了该校,进行传、帮、带,辅导珍珠球训练和文化传承。如今,该校已把珍珠球纳入体育课程中,作为特色教育活动开展起来,实现了“从娃娃抓起”的传承保护。

  目前,珍珠球的传承工作正在吉林市的一些校园中展开,成效显著。“非遗”进校园,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创举,它将“教育为本”的思想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去年起施行的国家“非遗法”第34条明确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36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今日的乌拉街,路经每一处校园,都有机会听见或者看见一群孩子在玩珍珠球。这是珍珠球的幸事,也是满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件幸事。



之十一.拯救渐失的贡物

  提起乌拉街的白小米,这算得上是远近闻名、古今皆知了。作为清朝朝贡的重要一项,乌拉白小米的颇高价值与显赫地位可见一斑。而今,去到乌拉街的人都能有幸品尝到这种“贡品”,而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白小米,一窥当年乌拉街的贡物文化。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廷内务部在乌拉街设立了乌拉街打牲衙署,是与当地将军衙门和副都统衙门无涉的四个朝贡衙门之一(与江宁、苏州织造、杭州手工业生产朝贡机构并称),为三品大员督管的农副业特产朝贡机构,直属清廷内务府,被称为清廷“第二后勤部”,连问俗观兵的康熙皇帝巡幸吉林,也要住在总管衙门里。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自清初首任总管迈图始,至宣统元年(1908年)末任总管乌音保止,历36任总管,几乎伴随了清朝始终。打牲乌拉总管,顺治十四年定为六品,顺治十八年升格为四品,康熙三十七年定总管为正三品。在短短46年时间里,总管地位一再升格,反映了清廷对这一机构的重视。

  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打牲丁采捕、进贡等事宜。由最初“管界周围五百里严禁山河”,拥有男妇五万余口,村屯二百多处,贡江有采珠河口64处,捕鱼河口34处,有采贡山场22处,发展为管辖范围涉及吉林、黑龙江,最远可达乌苏里江下游,包括库页岛。

  每年呈送的贡品有:蜂蜜6000斤、白蜜、蜜尖(蜂王浆)、蜜牌(贮蜜蜂巢)各12匣;松子8000斤,松塔1000只;鲟鳇20尾,鳟鱼18尾,细鳞鲯鱼5300多尾。东珠(即珍珠的一种,是江河中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泽的圆珠,因产地在东北,故称“东珠”。)每年需交672颗。

  在乌拉街杨屯村附近旧街的地方,有一块大约20多垧的油沙地,当地人称为“孤店子”。这里产的小米,叫“稷米”,是乌拉街小米中的上品。这种米颗粒整齐,颜色白而发亮,做出来的小米饭香味浓郁,吃到嘴里略有甘甜。这块地产的小米,在清朝时,全部逐级进贡,一直献到皇宫,老百姓是吃不到的。

  朝贡的贡品中有一项很特别的,就是鳇鱼。鳇鱼为鱼中之皇。抓鳇鱼要像捉牛马那样,给鳇鱼套上笼头才能捉住。捕到鳇鱼后,即送鳇鱼圈喂养。鳇鱼圈是用黄土垒起的月牙形土堤,堤上栽满榆柳。鳇鱼圈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临江处夯起木栅栏,让江水直接灌入,周围用岩石砌筑,砂石铺底,深五尺多。一俟数九寒天,河开化前能挂住冰的时候把鳇鱼抓出来,冰冻,捋直,用黄绫布裹好放在一个掏空的树窟窿里,装上桃木驿车。因为鳇鱼体积大,有时几辆驿车连接,才能装一条鱼。每支送鱼队伍要动用二、三十辆驿车。送贡人斋戒沐浴三天,才开始上路。驿车上要插杏黄小旗,上面大书“贡”字,日行60里夜宿驿站,大约走一个月才到京城,呈交京都总管内务府王肉库。每次还要选出样鱼,恭请皇帝御览,并留作大年初一祭奉各先殿和天坛之用。

  呈送的贡品,如因某种原因完不成定额或达不到质量要求,不但总管衙门各级官员要受处罚,从事采贡的打牲丁也要受鞭笞。

  满族打牲乌拉贡物文化是宝贵的北方民族历史文化,它生动具体地记载了这块土地上的历史进程与变迁;打牲乌拉贡物文化又是重要的科技文化,世居在此的满族先民在这里生存和生产,他们把祖先传下的技艺融入到采集、狩猎、捕鱼、贮存、农耕等方方面面,充分展示出他们的各种生存“绝技”,如“东珠”的采捕与饲养,人参的采挖与保存,鹿茸的割取与制作农具、火药、中药、点心等等。乌拉街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这是先人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

  近山邻水的乌拉,开辟了吉林省东部农副产品及特色产业的先河。今天,乌拉街仍是农副产品及特产业的集散地,以乌拉街为中心辐射周边县、乡,开发、培育农副产品和特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乌拉街白小米,靠江边冲刷过的20垧油沙地培育,得天独厚,在绝对净化的条件下开发,仍有巨大的潜力。就是鱼中之皇的鳇鱼,也未完全绝迹。恢复一两处当年的鳇鱼圈,科学养殖鳇鱼,不是没有可能。



之十二.十八岁姑娘叼烟袋

  说起大满洲满族风情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是满族姑娘的抽烟习俗了,而这一习俗以其难以想象的“奇闻”,成就了它“满洲三大怪”的名声。

  “十八岁姑娘叼烟袋”是描述满洲山习俗中的名句,是说当年长白山区的满族妇女,有嗜好吸烟的习俗。其实,当年这一习俗在乌拉街地区也有流行,如今在一些人家还能见到当年的各式烟具,甚至偶尔还能见到有老人很享受地吸上几口烟袋锅。

  满族称烟为“淡巴菰”。关于满族吸烟的习俗,在古籍中多有记述:“妇女皆嗜淡巴菰,室女亦幼而习之,嫁时始见夫家女亲长,必先装烟相奉。”女孩从小就吸烟,这吸烟,点烟、敬烟还是一项重要的礼仪程序,成为了当时满族妇女的必修课,也成为了满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产生于清国末年,在民国初年颇为盛行的满族民歌中,对满族妇女的烟文化作了生动、形象、细腻的描绘,其中《大烟袋》中有这样的描写:

  大烟袋,江石嘴儿,小红鞋,疙疸底儿。

  另外,《佟大姑》有这样的说法:

  佟大姑,长的俏,新花手巾围三道儿。大坎肩,底罐边儿,扭搭扭搭一袋烟儿。

  这是对当时满族青年女子的工笔画像。在当时,姑娘、媳妇的衣着既保留了满族的服饰特色,又很时尚。而烟袋就成为不能离手的重要配饰。

  而当时的烟袋、烟具还是姑娘必不可少的嫁妆,是娘家陪送的重要物件。《摇陪送》中有这样的描述:

  六月姑娘要的全,父母在上听儿言。搭子荷包银烟袋,玉石嘴,上边安。金牌子,配火链,时兴荷包绣格格。包铜烟盆要一对,里边装上千层板。乌木杆子三尺三,片子烟,料要全。丝罗罗,兰花烟,要紧别忘关东烟。

  可见,这满族的姑娘要的烟具可谓齐全、时兴,烟杆儿是乌木杆儿、玉石嘴、银烟锅儿;装烟的荷包上要有精美的刺绣;当初的烟筐箩改进为黄铜镶包的烟盆,里面有隔层;烟盆中装的烟已不是单纯的关东大烟“淡巴菰”,还要调洒有香料的片子烟、加工精细的烟丝,是当时的泊来品。这件件烟具都是加工精美的工艺制品,为满族姑娘的婚嫁锦上添花。
  此外,烟具还是满族女亲家之间礼尚往来的礼品,相互交往的信物。

  当时新媳妇回娘家,要给娘家妈捎去婆婆送上的礼物,其中有烟袋、黄烟,甚至还要送上烟袋草。这是一根无节而结实的山草,却成为了亲家间的礼品,足见满族的烟文化丰富多彩。

  满族的烟文化源远流长,它的形成与关东大地冰天雪地的气候条件应是息息相关的,与莽莽林海的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与满族及其先人雄悍、朴厚的民族性格是息息相关的。满族烟文化的陶冶,培育出一代代泼辣、豪爽的关东女性。时代向前进展了百余年,今天的烟具已有了重大的差异,但满族烟文化的内涵却得以延续。同时,当年的烟具——这独具特性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成为留给今人的艺术遗存,是不可多得的民族瑰宝。




之十三.养活孩子吊起来

  前几天,乌拉街镇曾通屯一户杨姓农户家喜添新人,生了一个白胖的小男孩。一家人早早准备好了新制作的“悠车”。孩子躺在里面,睡得很踏实。即使醒了,也不哭闹。
  这种被称作“悠车”的东西是一种长约1米,宽约30至40公分左右,下有一个木制底,四周由薄木片围成高约30公分护栏的椭圆形器具。

  往日,在满洲,每当家里有孩子出生后,大人们就会在房梁或天棚上用四根麻绳将“悠车”拴好,把它吊在离土炕不高的上方,在绳子上拴上孩子喜欢的玩具或彩色布条,在“悠车”里面铺好被褥和枕头,让孩子躺在其中,然后推动“悠车”,让它来回摆动。小孩子
身在其中又舒服又安全,或酣然入睡,或悠哉游哉,夏天可以起到扇风纳凉驱赶蚊蝇的作用,冬天在里面铺上由家禽羽毛如鸭、鹅毛等做成的褥子保持一种衡温,还可以让婴儿免生因热而发生的疾病。

  这种将初生的孩子“吊起来养”的方式使得其他地方的人颇感奇异,因而被列为“满洲三大怪”之一。

  据说,“悠车”最初的主要功能是为了预防猛兽对小孩子的攻击。但不管是不是这样,至少对孩子确实能起到保护作用。比如很多人家里饲养小猫小狗,甚至有些人家里养的鸡鸭鹅都在房屋里出入自如。它们对于刚出生的小孩子确实构成不小的威胁。另外,这种传统的“悠车”既可以代替母亲的看护,也能使婴幼儿达到自娱自乐,同时又能给母亲减轻劳动强度,并可以充分利用房屋的空间,同时还可节省人力和时间,不失为一种科学的育儿工具。

  在当时,“悠车”几乎是每家必备的一个工具,有些人家里甚至有好几个。

  鉴于具备这些优势,“悠车”作为一种时尚的育儿工具被变相沿袭下来,现在它已成为摇床的前身,只是发生了使用方式、材质、名称和形状的改变。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悠车”的改良品种不断涌现,“悠车”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即便有一天,再没了“悠车”的概念,它却很好地被传承了下来。而“养活孩子吊起来”的“传说”,也终将为人们津津乐道。





之十四.窗户纸都糊在外

  除了“十八岁姑娘叼烟袋”和“养活孩子吊起来”之外,满洲的“三大怪”中的最后一怪更是让人匪夷所思,若不亲见,实在难以相信,难以想象。那便是“窗户纸都糊在外”。
  找遍了乌拉街的村村落落,终于在前屯一农户家中见到了这传说中的一幕。那已经是一间作为储藏物品的仓库使用的老房子了。房子的窗还是木格子式的,用一大张贴了花的纸将整个窗子糊了起来。

  过去满洲地区的居民十分寒冷,居住的房屋大多数是由土坯和稻草垒成,窗户大多是保暖效果不好的木棂格子窗,每到秋末冬初天气逐渐寒冷时,人们就要想办法挡风御寒。

  但因生活条件或物质资源所限,人们常将两张窗户纸中间夹上网状自制的麻绳糊在一起,从窗子外边粘到窗棂上。为了让它经久耐用,人们还会在窗纸上均匀地涂上一层豆油,让它在干燥以后变得既挺阔又结实,不怕风吹雨淋,同时还能对木制窗棂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由于没有风化侵袭和雨水腐蚀的破坏,木制窗户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这些糊在外边的窗户纸通常都是灰白色或者纯白色的,如此可以较好地透光,使屋子里不至于过于暗淡。而当时一些家境相对好些的人家为了美化自家的窗子,还会在窗户纸上贴上精美的窗花剪纸。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东北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

  现今,除了个别的偏僻地区外,很难再看到“窗户纸糊在外”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乡村地区常见的现代生产资料:塑料。而在现代化的都市里这个习俗更是却早已销声匿迹,只能是作为一个历史场景被回顾。但用来美化窗户纸的窗花却很好地传承了下来。很多乡村人家即便扬弃了窗户纸,换上了玻璃窗,但仍然愿意在窗子里边贴上当年用来贴在窗户纸外面的窗花剪纸。这应该是一种对往昔的情怀吧。




之十五.天下火锅在乌拉

  但凡去到乌拉街的人,“一观一品”不能错过,否则必是一大憾事。这“一观”即指冬季观看雾凇,而这“一品”即指一年四季都可品尝的乌拉满族火锅。

  乌拉街满族镇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其中满族传统火锅最具代表性。

  据载,满族起兵关外时,满族军队曾与元朝军队发生过战争。军队需要吃饭,而时间又很紧迫,就想出一种方法:支起架子,用大锅或是自己的头盔放上水,把打来的猎物切成片,放在里面煮。这种吃法非常方便,不仅节省时间,还便于很快投入行军打仗。这便是满族火锅的雏形。到清代中叶,特别是乾隆皇帝酷嗜火锅,他在位期间,六次南巡,一次巡幸乌拉。所到之处,地方官投其所好,争相以当地火锅进献。上行下效,朝野上下食用火锅成风。

  后来这种在行军打仗中被发现的美食逐渐演变成为“前飞(飞禽肉)、后走(走兽肉)、左鱼(鱼肉)、右虾(虾肉)、转圈撒葱花”的满族传统火锅。另有诗云:“比邻春酒喜相对,薄肉酸菜火一锅,海菌千茎龙五爪,何家风味比人多!”诗中的薄肉是指切如薄纸的各种肉类;海菌指产于海拉尔的鲜菇;诗中的龙指飞龙鸟,诗中的五爪飞龙鸟足生五爪。
  满族民间流传一句顺口溜:穿蟒缎、服宫绸、铜火锅羔肉由此可见满族人对火锅的喜爱。乌拉满族火锅的特点是锅大,汤美,涮任何原料都好吃。其汤是用鲜肉汤、精盐、海米、味精,加上白肉、酸菜、冻豆腐、粉丝熬制出来的。常以白肉(片作刨花状薄片)、羊肉、牛肉入锅中涮食,备有酱油、香油、卤虾油、芝麻酱、腐乳、韭菜花酱供蘸食。食客最后吃饭时,用匙在锅中舀起卤汁泡饭,觉得特别够味。

  随着火锅食俗的发展,品种越来越多,已由原来的单一涮猪、羊、兔,发展到了“什锦火锅”,出现了选取各种去骨肉切成薄片的“四生”、“八生”、“十二生”的“菊花火锅”。然而,满族最原始的火锅仍保持其传统大沿火锅。即锅有沿,沿上可放麻酱等各种小菜,锅内汤中加酸菜、肉片,众人围坐而食,西季皆宜。现流行东北特别是抚顺新宾周边满族中的火锅,更具特色。即把白肉、血肠、酸菜、粉条做好后,把锅端上餐桌,桌案上有一自动开合的圆板,将其取下,坐上火锅,把燃着炭火的火盆放在锅下。另也有的人家备用宽沿大火锅,把火锅放在火盆上特制的支架上,每人一个酱碟,内放调料。就餐人盘膝而坐同食,别有一番风味。

  如今,创始于清国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的凤吉园贾家锅子,其独特的风味和精细的传统加工技艺,历代多有赞誉。当时打牲乌拉总衙门云生(31-33任),台春(34任),德克德恩(35任),乌音保(36任)的贵客经常光顾本店。创始人--贾福,也曾被召进京,到清宫御膳房料理传授乌拉满族锅子的技术。

  鉴于乌拉锅子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独特的民族文化价值,和考究的营养价值科学价值,“凤吉园乌拉满族锅子的加工技艺”作为乌拉满族锅子的正宗和代表,于2008年6月10日被吉林市政府评为吉林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6月被吉林人民省政府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伊爾根覺羅*連博編輯整理2013年7月1日15:54:5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