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help the Manchus find their place in the world and to introduce the Manchus to the world

Translate

Flag Counter

网页浏览总次数

搜索此博客

热门帖子

2013年12月18日星期三

满族民间动植物报恩故事的生态伦理观解读


满族民间故事《山铃铛》插图(《满族三老人故事集》)

民间故事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精神成果,是该民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历史悠久、集体创作、口头传承、流动变异等特点,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最具普遍性的大众心理,蕴含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理和期待”。满族作为通古斯渔猎采集民族地区最大的原住民族,长期繁衍生息于“白山黑水”之间,在长期的渔猎生活和游牧生活中,动植物作为生态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和满族先民的社会生产密切相关,民间故事往往以物我浑一的拟人化手法描写动植物,使其成为劳动人民主观感情和美好愿望的映射,因此动植物报恩成为满族民间故事的重要母题。这类故事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表达了敬畏自然、万物平等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

一.满族民间动植物报恩故事情节类型

    此类故事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人对动物施恩,动物给予恩人一定的物质回报,如金银、器物等;一种为人对动物施恩,动物在恩人的危难时刻幻化为人助其摆脱困境后和人类成亲。现将满族民间动植物报恩故事及其情节类型作一归纳(见表 1):


从母题角度来看,满族的动物报恩型故事往往呈现以下的叙事格套:善良的人救助动物→动物化为年轻女子或者男子→ 与人类成亲报恩→ 被发现不是人类→ 道具被烧,无法恢复动物之身→被坏人发现或者天神阻止→ 历经苦难→ 有情人终成眷属。 《达布苏与梅花鹿》 讲述了一个好心的小伙子达布苏在打猎的途中从虎口中救下一支梅花鹿,梅花鹿为了报恩幻化为一个美丽的姑娘每天来给达布苏做饭,达布苏为了留住姑娘将鹿皮烧掉使其不能再恢复鹿身,两人结为夫妻,姑娘被渤海郡王抓走,达布苏历尽艰辛找到梅花鹿的姐妹们相助,最后恶人遭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则故事不仅将动物形象人格化了,而且美丽善良的梅花鹿姑娘形象和达布苏那个贪财、狠毒的哥哥及荒淫好色的渤海群王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以动物的知恩图报反衬出人类的见利忘义。满族的动物报恩故事不仅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窥视到了动物的灵性、聪慧与善良,而且通过它们与人类彼此扶助、相互怜惜等情节的描写,赋予动物独有的道德伦理,表现了对动物生存权的尊重及人类希望与周围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理想,对于劝导民众珍视动物生命,保护生态,具有一定的价值。


    《核桃格格》 讲述了家境贫寒的猎人顺多西哈捡到一颗核桃带回家精心培育,小核桃长成一颗大核桃树并化为核桃姑娘每天偷偷为小伙子做饭,小伙子为了留住姑娘将核桃壳藏起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在这则故事中,作为道具的“核桃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核桃姑娘确保安全的藏身之处,而且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姑娘做晚饭,想要回去,到桌前一看,核桃壳不见了,东找西找,急得团团转。明明知道是小伙子藏起来了,也没法要,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1]《鲫鱼贝子》 中鲫鱼精变化为人的重要道具是水缸——白天以鱼的样子呆在水缸中,晚上变化为人。当鲫鱼贝子喝了苏木哈拉 (满族的一位神仙) 的神酒后,终于白天晚上都能成为人的模样了。在这类故事中动植物精怪必须有适合自身的道具作为媒介才能行使角色功能和发挥角色作用,完成报恩使命,道具的使用不仅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而且凸显了动植物报恩的曲折和执着。


二.满族民间动植物报恩型故事蕴含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伦理学以人类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必然要衍生出一套与之相符合的自然道德原则。“自然道德是由自然道德原则、自然道德规范、自然道德范畴等内容所构成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自然道德原则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广泛的指导性与约束力,是整个自然道德的精髓,是自然道德同人际道德相区别的最显著的标志。生态伦理学三条相互关联的自然道德原则:一、应当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与稳定;二、应当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与稳定;三应当保护与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与稳定。第一条原则是命令性原则,第二条原则是禁止性原则,第三条原则是劝导性原则。”[2]

    满族民间故事中的许多观点与生态伦理学有着极其明显的相似性与互通性。尤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在哲学层面的探究,以及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尚人与自然的平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等观点同出一辙。在 《松阿里与小青蛙》中,动物被赋予了人类的感情并且具有超人的智慧,小青蛙运用自己的超能力不仅成全了松阿里和妮嫚这对恋人,而且惩罚了额真老爷,体现了明显的惩恶扬善的主题。满族民间故事的生态伦理观体现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多角度对话中,揭示了满族先民把人类生存和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融合在一起,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行为,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的美好愿望。 《石郎》 中的猎人石郎从小就接受父亲的教导“紫貂是珍贵的物种,不能多捕,牢记捕公不捕母,留母好繁殖。狩猎护兽,保护兽源,方可长久狩猎。”这无疑符合生态伦理学否定涸泽而渔的观点。“生态伦理学的目的就是调整、约束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使之更有利于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它从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出发,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赋予自然界按客观规律演化和生存的权利,维护‘生态秩序的完美与和谐’,即人类不仅要为自我生存而斗争,同时也要为维护‘一切生命体的平等生存而斗争。’”[3]这种知止知足,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承受极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界,节制人类需求欲望的观点正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价值观。

    生态伦理学包括了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等流派。这些派别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将道德关怀的对象由人类扩展到动物界、植物界、甚至整体自然界。尽管其关注的道德关怀对象各有不同,但本质都是强调人类对于自身之外的一切存在物的责任,强调人类作为客观主体对其他存在物的关爱。《蚕姑姑》中的丑姑娘虽然在世界上遭人唾弃,但是每当一个人来到大自然中时,她都无比地放松和愉悦,她把花草鱼虫当成亲姐妹,扶起被风刮倒的小树;用嫩草把被害虫嗑了树皮的大树包裹好;江水冲刷了岸边的花草,她堆起土堤挡住洪水。普林斯顿大学应用伦理学家、动物解放主义者彼特•辛格(Peter Singer)指出“:我们应当把大多数人都承认的那种适用于我们这个物种所有成员的平等原则扩展到其他物种身上去”,“对平等的要求并不依赖于智力、道德天赋、体力或类似的事实。平等是一种道德理想,而不是对事实的一种简单维护。”[4]这种“以诚待物,尽物之性”的观念符合生态伦理学按照事物的本性成就它而不是伤害它,促成其生长发育而不是破坏它,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环境以及生命万物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和生命共同体的持续发展等观念。


三.满族民间动植物报恩型故事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警示和启迪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生产活动正在引发对自然界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对待自然生态问题,我们应该扬弃两种错误观点———生态唯人类的意志论 (认为人类可以忽视自然规律,完全根据人的意志为所欲为地对待自然界);唯生态是从论 (认为生态平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干预自然是人类最严重的错误,只有停止发展才能维护地球上的平衡)。随着传统的生态伦理学理论的终结,和谐生态伦理学日益成为我们解决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矛盾的重要武器。“所谓和谐生态伦理,就是以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为研究对象,以解决人与自然冲突为终极目标的建立在人类利益基础上的实现生态平衡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5]自然的本质是生命,生命的本质是和谐,自然失去和谐,生态就出现危机。和谐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是保持自然生态平衡。

人类的活动是决定自然生态平衡的决定性标准,尤其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很容易被眼前实实在在的利益欲求所取代和置换,一旦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它就会用外在强制化方式敦促人类重新审视和修正自己对大自然的主观认识和价值观念。满族民间故事起源于人对自然真相的直观感悟,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出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尊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的狩猎生活使满族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变化具有极强的关注性和依赖性,因此,他们并不关心自然的构成要素与物质结构的本身是什么,而更关心由这些要素与结构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及人类怎样才能更好地顺应进而利用这种规律,达到使其生存更为合理有序的目的。

因此,满族民间故事反映了一种立足于天 (自然) 人关系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在契合于当今的和谐生态伦理观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参考。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把追求人类利益的价值观与自然生态发展目标的和谐一致性放在首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解”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分会编.满族民间故事选(第二集)[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100.
[2] 刘超先.深层生态学与生态伦理学[J].伦理学研究,2004,(06):104.
[3] 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学[M].上海:复旦人学出版社,2005:176.
[4] [美]彼特•辛格.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169-173).
[5] 李承宗.生态伦理学的终结和重构[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09.

作者简介:孙琳 (1978-),女,辽宁大连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主题学、明清史。
来源:《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