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help the Manchus find their place in the world and to introduce the Manchus to the world

Translate

Flag Counter

网页浏览总次数

搜索此博客

热门帖子

2013年12月21日星期六

瓜尔佳氏•润霞与满族歌舞剧“挎柳斗”


    瓜尔佳氏•润霞(1920—?)亦称关润霞。男,满族,祖籍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镶红旗人。自幼酷爱戏曲艺术,童年时拜满族艺人洪吉庆为师,学习深受满族人喜爱的八角鼓戏。同时也涉猎多种民间艺术,如地方调、蒙古曲儿、京剧等,这使他在青年时代就已成为博学多识的民间艺人。新中国成立后,曾挖掘、整理、加工了多出传统八角鼓戏剧目。1952年春天,又积极倡导联络八角鼓艺人及民间艺术爱好者,自发组织起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八角鼓剧团,并自任编导。其间,使一些濒临绝迹的传统八角鼓戏剧目获得新生。《挎柳斗》就是关润霞根据洪吉庆当年的口述,经加工而成的小歌舞剧。该剧曾发表在五十年代内蒙古自治区出版的《鸿雁》杂志上。由于他对《挎柳斗》排演的全身心投入,同时在担任剧中“老父亲”一角,发挥了其才艺俱馨的优势,不仅使剧目取得较好的演出效果,而且培育了一批热爱八角鼓戏的新人,使一些濒临绝迹的八角鼓剧目重新面世,在满族民间艺术史上留下了宝贵的一页。


【挎柳斗】满族八角鼓戏中一出有代表性的小歌舞剧。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较为流行。曾深受满族群众喜爱,现已濒临失传。

八角鼓原系满族在关外牧居时的敲弹乐器。早年,满人常在行围射猎或劳动余暇时,持鼓引曲以庆丰收。入关后,驻屯在绥远(今呼和浩特)城的满族八旗官兵,暇时常与旗籍子弟弹鼓高歌抒发情怀。清康熙、乾隆年间,演唱盛行一时,曾被称为“太平歌”。后经满族艺人相沿传承,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种。《挎柳斗》就属于八角鼓戏中的一种以舞为主的表演 形式。

柳斗,系满族人上街购物或出门装食品用的挎斗。 旧时,满族艺人中有“挎个柳斗去赶集,挣下字钱装新米”的说法。《挎柳斗》产生于清乾隆年间,是北京城郊的满族艺人逢集赶会时卖唱的一种表演形式。因其传承形式多采用拜师学艺、口传身教的方法,故得以流传至今,并形成不同的表演形式与风格。流传在呼和浩特地区的《挎柳斗》,就是著名的满族艺人瓜尔佳氏·润霞(1920—)于1957年根据前八角鼓艺人洪吉庆 口述整理改编而成的。

剧情表现了清代京外八旗中的一户因家境衰落而 卖艺的人家,适逢京城闹皇会,父女赶会卖艺的故事。 剧中设一父、七女八个角色。老父戴镶边蒙古帽,挂三绺,穿黑缎箭衣,蓝缎披肩,系黄丝大带,带上别扇络,褡裢,蹬皂靴,左手持鼓右手挎斗。大姑娘至五姑娘均饰后燕尾发,穿绸缎旗袍,套镶边坎肩,蹬宫式花盆底靴,缀丝穗,各捏帕持扇,始终保持左右呼应、整齐划一 的背景队形。小六儿扎红绸英雄巾,穿镶金边儿蓝绸 茶衣,蹬青色皂靴,手持簕王鞭。七姑娘罩绿绸英雄巾,穿绸缎旗袍,套金边坎肩,蹬红绣花彩靴,手持霸王鞭,虽为女性却有如男孩打扮。舞蹈演绎出赴京途中全家人竞技争能和在会场卖艺的情景。全剧生活气息 浓郁,语言生动形象,词曲通俗流畅。在表演过程中,八角鼓既是道具又是乐器。作为乐器,其弹奏方法主 要分为七种,即摇、碰、弹、挫、掐、拍、舞。弹奏时左手持鼓,鼓面向右,鼓穗下垂,鼓柄直立或持在胸前,中指勾在鼓框上的锣签钉处,无名指、小指紧握鼓下边的签钉头圈,拇指、食指靠拢中指,以灵活运动。七种弹奏方法中,左手弹奏摇、碰、掐,右手主奏弹、挫、拍、舞。其中,弹又可分为单指弹、双指对弹和联弹等,总称为 “联三跨五带咯蹦”。作为舞蹈道具,八角鼓的舞法有 轮舞、举鼓舞、甩舞等。

其表演以满族民间舞蹈为基础,不同的角色有不 同的舞法,与剧情和人物的性格特征相辅相成。其中,尤以七姑娘和小六儿的表演舞蹈性最强。其显著特点 是女子的“宫式步”,这种步式艺人概括为:头要正,身要稳,步伐匀,目光平,前后摆臂要直行。充分体现出满族妇女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舞姿风韵。

伴奏乐器有:八角鼓、三弦、月琴、琵琶、四胡、二胡、低胡、苏琴(扬琴)、笙、苏笛(苏枚);打击乐器有锣、镲锅子、鼓板、横木、四块瓦、木鱼等。演奏时鼓板作引,八角鼓指挥起弦、击节。全剧以套曲结构形式演唱,各种人物可根据词曲内容选用腔调,抒发不同的感情。演唱气氛随剧情发展而由慢渐快推向高潮,最后一句突然放慢,表演者呈集体造型而结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